編按:原文標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一生懸命的創意之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承毅的「雜」,從他的臉書簡介就可窺見一般:「服務設計師、體驗創新顧問、大學講師、路上観察家、地域活化傳道者、 吉祥物研究家、潮流考現者,專欄作家,本格三日坊主。」
大學讀的是嚴謹的經濟與統計,不務課業跑到地下電台跑龍套,幫支持的候選人打選戰。當時青春正盛,林承毅一心想改變社會,反嚐盡政治帶來的失望,轉而寄情台灣文史,獻身於宗教人類學研究,甚至幻想一輩子窩在澎湖做田野調查。沒料到,後來跑去當了誠品書店店員,開始接受他所說的「社會教育」。從此,文史界少了一個博士、設計界則多了一位人類學家。
▲林承毅和「路上觀察之神」林丈二聯手進行「島波海道」魅力大發現。(圖/林承毅提供)從觀察開始貫徹人本設計
「我對人的好奇,勝過對於物。」服膺人本設計的林承毅說,人類學讓他得以在感性的本質中,保有理性地旁觀。透過「觀察」,他從人的身上連結到社會與文化,找到了歸屬感。身為台北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林承毅最大的興趣是在台北車站的B3,看著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匯聚的人群,在熙來攘往中想像背後的人情軼事。林承毅堅信,懂得觀察的設計師,才能真正貫徹「人本設計」的精神。
有時林承毅也會快步在城市穿梭,若有機會在巷弄間瞥見這位一頭蓬鬆捲髮,眼神銳利如鷹的男子,不妨走上前攀談,他會在毫不起眼之處,指出令你意外驚喜的物件。觀察不只是興趣,也是林承毅吃飯的技能之一,他曾跟著素有「路上觀察之神」美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學者林丈二,一起在日本瀨戶內海的大三島上,透過雙眼與相機紀錄,協助四國愛媛縣開發「島波海道」的旅遊行程與伴手禮,林承毅的觀察功力,是連向來嚴謹的日本人都折服的。
林承毅和日本的淵源很深,他的祖父曾在日本學醫,父親在當地出生,家族同輩也多有留日背景,他坦言,「台灣是我的母文化,但其實我自己有台、日兩個文化的認同。」
▲因家族淵源,林承毅受日本文化影響極深。(圖/林承毅提供)一生懸命 嚮往的武士道精神
林承毅跟一般台灣人不一樣,他沒有英文名,卻有個日文小名「毅(Takeshi)」,與武士的武同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份巧合,林承毅曾經很迷日本的「武士道」,高中時閱讀了不少相關書籍,十分欽羨武士為信仰獻身的決絕,「猶如櫻花在最美麗時綻放,又瞬間凋零。」奉行個人主義的林承毅,習慣在團隊或組織中收起放飛的心自我節制,或許就是受武士道影響。
但真正讓林承毅佩服的,是武士道對極致的追求,「我支持人要工作一輩子,要把工作做到極致、做到不能動為止,65歲退休對我而言有點懶惰。」把喜歡事情當成志業,用一輩子去挑戰,這樣的櫻花精神,林承毅覺得很美。
矛盾的是,林承毅行事風格中最受家人和朋友批評的竟是「三分鐘熱度」,但他一點都不同意,還說這和「一生懸命」的武士精神一點都不衝突,「就像孩子一樣,喜歡一個玩具就拼命玩,玩到極致才丟掉換下一個。」所以,他對2019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的主題「嬉城」非常有感,「人在工作中,能保持心無旁鶩的玩心,對創意是無比重要的。」
▲很會觀察的林承毅,在大三島今治城找到已很罕見的日本舊式消防栓。(圖/林承毅提供)儀式帶來意義 形成深刻紐帶
林承毅在研究所期間,曾花了近兩年研究澎湖宮廟裡的小法(法師)舉行的操營(主神召集神兵操練陣法)、結界(陣地防禦演習,以確保五營神兵防衛村界之戰鬥能力)等儀式;多年後擔任企業顧問,又接觸源自北歐的服務設計。一種是台灣傳統的宮廟文化,一種是西方人本精神對社會設計的革新,兩種截然不同背景的東西,竟然被林承毅揉在一起,成為他獨創的「儀式設計」(Ritual Design)的雛型。「我花了五年思考要如何結合儀式、設計和顧客服務管理,直到兩年前才形成可操作的課程與工作坊。」在儀式設計這條路上,林承毅並不孤單,他後來發現,奉「設計思考」為圭臬的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附屬「設計學院」(d.school),近年也開始導入儀式作為設計創新的一環。
到底什麼是「儀式設計」?林承毅解釋,「就像商人讓中秋節烤肉,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慣性。」當一個產品、服務,跟顧客關係如儀式,才是服務體驗最高階段。林承毅笑說,Apple粉絲去排隊等新品開賣也是種儀式。若跟顧客說可以預購送貨到府,反而會讓品牌走味。
也就是說,服務、體驗、儀式等其實只是一層層往上加值的設計過程。能夠標準化的「服務」是基礎,進一步延伸成為可「體驗」的商品,但光有體驗也無法培養消費者忠誠度,因此林承毅進一步思考用內容、互動,讓人在某個時間點做某件事,以意義、形式和制約創造出深刻連結,形成一種「儀式」。
▲林承毅四年前創設以設計策略為發展主軸的「林 事務所」。(圖/林承毅提供)那林承毅生活中是否也有重要儀式?「當然有,就是閱讀與寫作。」從學生時代,他就養成如行為藝術般的閱讀習慣:每周末到金石堂站上四小時,只為汲取最新雜誌資訊;大學四年借閱1300本書,成為學校圖書館歷史紀錄前三名;現在,他一個月固定涉獵十本以上不同領域的書,每年購買書籍高達三、四百本,透過閱讀,林承毅把自己浸泡在知識海洋中,挖掘出世人尚未知悉的原礦,但他不滿足於此,進一步用寫作制約,打磨出獨有的雜學風格。
四年前,他創業成立以設計策略為發展主軸的「林 事務所」,自創「服務設計師」這個職位,業務範圍包括、但不止於「儀式設計」、「風格策略」和「潮流考現」等內容。為了打響知名度,有點自謔地強迫自己每天在臉書產出800字日常觀察,如儀式般筆耕的結果,不到一年就獲得專欄邀約,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要讓外面的人認識我,才有機開啟服務。」
林承毅強力推薦從事創意和設計的人,都該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因為不寫就沒思考,沒思考那有創意?創意絕非憑空而生!」現在他不但以顧問身份奔走於台灣與日本兩地提供各種服務,每個月也固定在《La Vie》與《週刊編集》發文章,他說伏案桌前,培養出寫作的紀律與儀式,是人生最大收穫。
▲林承毅經常主持並帶領各式設計工作坊,並積極倡議,推動地方活性化。(圖/林承毅提供)從設計思考出發 為地方創生開路
爬梳林承毅近年專欄,不難發現他對地方創生、活化議題著力甚深,常針對空間、硬體、有形文化運用提出建言,「這十年文資意識提升,政府整修保存許多老宅,像桃園、屏東就留下優美日式建築群。但整修完就會面臨如何營運?如何用出價值?」然和,建築活化牽涉複雜利害關係,需要整合建築、文化、歷史等跨專業的高手加入。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為協調各設計領域代溝的那個人,林承毅也積極打破同溫層,多方認識新朋友。現在,林承毅的臉書好友名單中,建築界好友人數已經超過了設計圈,剛認識的人搞不好還會誤以為他是建築師。
此外,面對高齡社會、地方人口外移等問題,林承毅也在思考如何翻轉產業、提升農業的價值,甚至像日本偏鄉那樣找出地方魅力推動地域活化。為了這些目標,林承毅除了勤寫專欄推介成功案例外,也擔任公部門或企業顧問,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方興未艾的台灣地方創生行動提供助力。
蘊含同理心的設計 才是世界的未來
城市間人們的互動與連結,最能碰觸到林承毅心中最柔軟的位置。2018年,林事務所在台灣舉辦了「只見。四感」展覽,這是一個環繞著四個季節、四種感官、四位職人而策劃的展覽。參展職人包括攝影師星賢孝、鐵道風景畫家松本忠、色鉛筆畫家大竹惠子、木天蓼編織家市川里美,他們運用自己的作品,將日本JR只見線列車沿途的四季風光、生活人物故事再現於展場,經由擅長體驗設計的林事務所整合軟硬體之後,透過物件觸動觀眾的四感(視覺、聽覺、嗅覺及觸覺)。
▲「只見。四感」展覽,攝影師星賢孝親自到場解說。(圖/林承毅提供)這是一場相當成功的展覽,觀眾感動之餘,有人真的跑到星賢孝鏡頭底下的偏遠小鎮去朝聖,而這些從大海的那一邊來的異國關注,竟然促成了當地失修多年的鐵道重啟復工,為這個高齡化的極限村落,重新注入活水。
「只見。四感」從策展到後續結果,完全體現林承毅奉行的「人本設計」精神,他認為一般做設計的人,習慣從物件、或美感的角度出發,往往沒顧及使用者的立場,而服務設計師最重要的責任,是從人的角度和需求出發,守護「以人為本」的價值。他並引用日本社會設計師太刀川英輔的話強調:「同理心是未來一百年社會設計的根本。」做設計要先把我執放下,才有空間承載他人的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為人師的林承毅,目前在多所學校兼課。從學子身上,他也感受台灣未來充滿希望。年輕人不再嚮往朝九晚五的公務員,而是願意運用一己創意能量,形塑美好社會。20年前渾身理想的林承毅,因為對政治失望轉身離去,但內心火苗未曾熄滅。人生繞了一大圈,現在他回頭用人類學之眼與服務設計之心,向前開疆闢土,冀望創造更多感動的社會革命。
【本文經《臺北文創—名家觀點》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