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多認為運動時間會影響課業學習,以至於部分學校仍為了成就學科犧牲體育課時間,亦或受制於「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迷思。近年國外力推「零時體育課」將身體活動切確落實,證明學生只要具備良好體能,反而能提高學習效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信誼基金會舉辦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以研究證據和實際案例,翻轉父母和老師對「運動」的成見。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指出,3C時代生活形態,台灣幼兒園至小學的學童體適能低落,在學校中有情緒困擾的孩子也逐年增加。根據調查發現,近半數兒童沒有每週運動習慣,僅15.5%兒童每週運動3次以上,遠低於國際平均表現。
科技部調查則揭露,台灣3歲幼兒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日竟然高達2.3小時,尚未入學就提前變成小宅男、小宅女。以至於孩童近視率隨年紀日益提升,小二孩童近視率竟高達38.7%。台灣亟須尋求對策維護兒童的身心健康。
信誼基金會邀請兩位國際運動教育專家,以及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以研究證明運動與兒童發展間的關聯。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體運動學系」博士Spyridoula Vazou指出,兒童在身體、認知、情緒和社會關係的全方位健康發展,是讓兒童擁有幸福感,並在學業上表現好的最佳途徑。且越來越多的文獻指出,運動能增進孩子對自己的身體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情緒能力的自我知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育愷則從大數據與認知神經科學視角,剖析運動與學業表現的關聯。研究顯示,先上體育課再接著學習困難的課業,將使兒童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反而較好,且一次性、強度高的運動也會產生學習效益;有計畫的運動,則能促進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
教授洪蘭也提出研究強調,當人類在運動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直接的關係,其中血清素與人類情緒、記憶有直接關聯,正腎上腺素更和注意力有直接關係。此外,運動時大腦會分泌神經營養素BDNF,使大腦更健康,證明良好運動習慣才是輔助學習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