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 Beyond Meat 於 5 月 1 日在 Nasdaq 掛牌上市,首日股價就創下 163% 的驚人漲幅。同時,市場也開始關注人造肉的議題與商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Beyond Meat 是美國一家生產和銷售素食肉類的公司,主要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為原料,製作成口感相似肉類的素食肉品,也就是所謂的「人造肉」。
由於 Beyond Meat 產品口感和味道均接近真正的肉類,且不含大豆、麩質和基因食品,而飽和脂肪含量明顯低於動物脂肪,一推出後在美國形成一股旋風。
Beyond Meat 目前在美、加約有 3 萬個分銷據點,包含主流零售、餐飲通路,均呈現快速成長。2018 年餐飲通路年增 424%,而零售通路的比重則約占營收的 58%,自 2016 年以來成長約 311%。
Impossible foods 是競爭者
當然人造肉產業在美國不光只有 Beyond Meat,其他知名競爭者有 Impossible foods 和 Memphis meats 兩家
Impossible foods 與 Beyond meats 類似,產品原材料都為植物性蛋白。Impossible foods 關鍵技術則是從大豆植物根部提取豆血紅蛋白分子,並添加至產品中。該蛋白中含有的血紅素便是使產品形成肉類色澤和口感的關鍵因素。
Impossible foods 目前三輪融資總額達 3.72 億美元,背後的投資人均來頭不小,包括谷歌、瑞銀、李嘉誠、比爾蓋茨、新加坡淡馬錫及香港的帆船資本。
至於 Memphis meats 則是一家使用生物技術來製造肉類產品的公司。與利用植物性蛋白的人造肉不同,它的產品原材料為動物幹細胞。不過目前這項技術的缺點就是成本過高,還不到商用規模。
而截止 2017 年 8 月,Memphis meats 共進行 2 輪融資,共募得 2200 萬美元,主要投資人為 DFJ、Cargill、比爾蓋茨等。
人造肉創投新寵兒
在 Beyond Meat 大放異彩之下,2018 年農產品技術投資額創史上新高,根據 AgFunder 報告顯示,農產品技術創新公司 2018 年募資總額達 169 億美元,年增 43%,成為另一個明星級潛力產業。
而根據 Marketsand Markets 的資料顯示,預估到 2023 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將達到 64.3 億美元,2018 年~2023 年 CAGR 為 6.8%;其中亞太地區的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成長最快,預計 CAGR 可達 8% 以上。
問題點:高成本
目前利用植物蛋白製成的「素肉」成本略高於傳統肉品,在美國等高所得國家還能被接受。以 Impossible Meat 的素牛肉漢堡在餐廳售價是 12 美元來看,比傳統的牛肉漢堡貴 1 美元。若未來「素肉」能順利推廣,所產生的經濟規模將可進一步降低產品價格。
但另一項利用生物技術的「培育肉」則是受到高成本壓力,暫時無法商業化生產。以 Memphis Meat 為例,在 2017 年其培育的人造雞肉產品製作成本高達每磅 9000 美元。而降低「培育肉」成本的決定性因素是降低血清成本,目前光血清成本就遠高於鮮肉成本,是其缺乏價格競爭力的主因。
中國人造肉產業
中國受到爆發非洲豬瘟的影響,目前正常繁殖的母猪飼養量,及生豬飼養量均大幅下降。今年 3 月飼養量加速減少,如正常繁殖的母豬飼養量已連續 4 個月低於 3000 萬頭,年減 21%,至於生豬飼養量則年減 18.8%。若無其它因應方式,這趨勢將引發未來中國豬肉價格大漲。
而中國肉類消費結構中豬肉比重逾 60%,對豬肉依賴性高,且中國豬肉消費量占全球豬肉消費總量約 50%,以自產為主,對進口依存度低。但在發生非洲豬瘟後,中國可能大幅增加進口豬肉,或是消費者尋找其它替代品來滿足需求。
因此非洲豬瘟再配合 Beyond Meat 話題,近期中國市場將焦點放在「中國人造肉」上。中國「人造肉」目前主要作為肉製品的添加物。中國食品加工企業已經將大豆組織蛋白添加到肉丸、餃子及肉腸等食品中,提升肉製品的口感。
以中國人造肉產業鏈角度來看,上游為大豆初級加工企業(通常為向榨油廠購買豆粕)或為豆粕原料貿易商,中游則是豆製品深度加工,大豆蛋白生產等,下游則是食品加工企業,及素食肉類生產商製造商。
由於目前中國沒有像 Beyond Meat 一樣純生產人造肉的公司,而中國消費市場巨大,少許的滲透率即可帶來龐大商機,再加上豬肉供給缺口與 Beyond Meat 成功經驗,相關上市公司還是有可能布局人造肉市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留意的標的則有:北大荒(大豆種植龍頭)、豐樂種業(各類種子)、哈高科(種植及深度加工)、雙塔食品(豌豆蛋白生產)、日清食品(香港掛牌,日本已推出人造肉產品,有機會在中國及香港銷售)。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