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罹患「黃斑部病變」失明率爆高 醫:4種人要小心

▲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提高,再加上眼睛長期暴露在有害的藍光中,也增加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圖/ingimage)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2019-04-30 18:12:57
現年51歲的蔡先生,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家族史,30多歲就確診罹患糖尿病,接著又被診斷出高血壓,對血糖、血壓一直遵照醫囑控制良好,但依舊於2年前發現右眼出血、視力不清等症狀,就診後發現左眼罹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及玻璃體出血,有扭曲、黑影、看不清楚等症狀,視力從原先的1.0掉至0.5。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先生自述,從事夜市餐飲業的他,剛確診時內心十分擔心、害怕,且因工作需要使用菜刀,眼睛看不清楚十分危險,在家人鼓勵下,接受醫師安排的療程,積極治療後,黃斑部水腫已減輕、玻璃體出血也漸漸消退,視力也慢慢恢復,大大改善工作、開車狀況,目前2至3個月回診一次,持續接受治療,進行血糖、血壓控制,並縮短用3c產品時間。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每年約增加2.5萬人,而長期高血糖,就可能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高出常人25倍,是糖尿病患致盲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幾年來,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改變,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且血糖常未妥善治療及控制,導致黃斑部患病年齡逐漸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疾病。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建昇表示,罹患糖尿病容易形成黃斑部病變,主因為糖尿病患者眼睛內的血管壁不夠柔韌,非常容易滲漏,加上該類患者微細血管容易阻塞,造成視網膜缺氧,進而導致脆弱的網膜新生血管增生,這種新生血管也會產生滲漏問題,讓血管中的水液跑到視網膜,視網膜就會腫起來,造成黃斑部水腫,進而形成黃斑部病變。

吳建昇說,罹患黃斑部病變時,視力會在幾周內急速衰退,如同蔡先生一樣,從1.0掉到僅剩0.5,連手指頭都看不清,須依賴治療才有辦法恢復,而臨床顯示,前2年內積極治療,8成左右的病人可以恢復些許視力,多看到視力檢查表的2至3行,少數患者有機會恢復到原本視力,但若拖過黃金治療時間,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地步。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建昇提到,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及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臨床實驗顯示,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一年的患者,有超過65%的病患能有顯著的視力改善,不過一般來說,該類患者施打原則為每個月施打一次,連續施打三針後視水腫狀況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施打,正常來說達到穩定狀態須半年左右。

吳建昇說,黃斑部病變屬於退化性疾病,年紀大就是最大的危險因子,而高血壓患者、抽菸者,以及近視超過一千度患者,也比較容易出現黃斑部病變的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調中心

  • 網友呼籲修法,「虐童致死者唯一死刑」」,你支持嗎?

    支持,虐童致死唯一死刑,才能有效嚇阻。
    反對,威權時代才有唯一死刑,法治國家還是應讓法官有量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