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場》陳朝平/四十年如一日,不知進步何物

▲在詹婷怡請辭NCC主委後,這個獨立機關,還能繼續獨立下去嗎?(圖/NOWnews資料照,記者林柏年攝)
文 / 陳朝平-2019-04-16 18:22:54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緊接著一群學生搞了個「抵制假新聞陣線」後,又有號稱全台傳播學系的學生連署發起支持NCC嚴懲假新聞。在「連署挺NCC」的記者會上,發起「抵假陣線」的台大學生會長吳亦柔也出席聲援,彷彿這兩個團體高呼口號,便能釐清台灣假消息氾濫的怪現象。

仔細瞧瞧,「抵假陣線」和「連署挺NCC」的聲明,關於言論自由的、傳媒責任等訴求,頗有些差異。簡單說,「抵假陣線」的訴求,綠油油,單單說要發起校園電視台轉台,就讓人眼看穿了他們的政治傾向和傳播倫理素養之低落。「連署挺NCC」的發起人畢竟是學傳播的,聲明中還能察覺他們關心媒體自律與他律,也關心假新聞與民主發展的問題。無論如何,兩個團體(不知道可不可稱他們為團體?)都提到NCC裁罰中天等媒體時的一個關鍵字眼: 「違背事實查證原則」,不同的是「抵假陣線」認定特定媒體就是違反了事實查證原則,「連署挺NCC」則明示,NCC裁處媒體應該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新聞報導的事實查證,當真這麼容易嗎?

試用幾個近期的新聞當作例子,提出問題,和上述兩個團體聊聊。

第一例。重啟東澳燃煤電廠之際,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說,東澳燃煤電廠燒的媒是「乾淨的媒」,請問,這是真新聞還是假新聞?

《賴清德確實說了這話,有立法院影音為證,應該是真新聞,但是,賴所說,實屬錯誤的資訊,連常識都說不上。請問,網路直播的記者當場要如何查證?記者只能憑著自己的常識和知識立下判斷,並在報導的文字或影片中,加以說明,同時連繫同僚採訪學者專家,查證專業書籍或網站,找找看世界上究竟有無乾淨的媒。沒錯,新聞出來時,賴遭媒體輿論訕笑,譏為幹話。問題是,媒體該不該報導?為避免傳播錯誤訊息,媒體可不可以不報導?NCC要不要罰?罰誰?媒體?還是講幹話的人?怎麼罰?》

第二例。經濟部說北部缺電,所以主張要重啟東澳燃煤發電廠,不僅如此,經濟部還發布了一張用電統計圖表,言之鑿鑿,細看圖表數據,北部果然缺電。當時,全台沒有一個大眾傳播系所的教授、學生跳出來評論經濟部的這則新聞。那麼,是否表示經濟部所說為真?

《這則新聞後來被台大醫院副院長王明鉅重重打臉。原來,過去,經濟部都將用電量最大的新竹科學園區劃歸到中部電網,於是,中部缺電;後來,經濟部為了要重啟東澳燃煤電廠,於是將竹科劃歸到北部電網,缺電的地區搖身一變就成了北部。這種乾坤大挪移的手法,究竟是真新聞呢?還是假新聞?記者媒體又該如何查證?畢竟這些數據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別說是尋常百姓難窺真假,就算是被某些人視為文化流氓的記者,又怎能立馬查出真偽?很多大傳系畢業的記者編輯,連經濟學也沒修過更別說能源經濟學、電網、核工等相關專業知識,再加上不用心,經濟部真要矇騙媒體記者,簡直是易如反掌。請問,經濟部散布這樣的假資訊,造成媒體報導假新聞,NCC應該罰經濟部?還是罰媒體違反事實查證原則?》

第三例。根據主計處統計顯示,我國106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2.8%,107年成長率達2.84%。蔡英文也常以經濟成長率向外界說明,民進黨執政以來,經濟成長率較馬英九時代為高,顯示執政成績較佳。真的是這樣嗎?

《單看數字,好像蔡英文掌權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表現不錯。事實上,馬英九上台之初全球遭逢次貸風暴,金融產業愁雲慘霧,更別說經濟成長了!此外,政府並沒有告訴你我,過去這兩、三年鄰近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率比我們要漂亮多了!這就像小學生喜孜孜地回家跟爸媽說他這次月考成績進步了,卻沒告訴他爸媽其他同學進步更多,也沒告訴他爸媽,他的排名退步了!經濟成長其實是很專業的問題,財經專家的報告,譬如央行總裁的報告,其實沒幾個政治人物聽得懂、看得懂,總統大人、行政院長看不懂,恐怕,99%的大眾傳播系教授也是有看沒有懂。因此,政府財經部門的公關人員就想辦法將專業問題,簡化為政治語言,好讓政治領袖們”操弄”媒體,贏得民心。換句話說,在這樣專業的問題上,政府通常只會告訴你它想讓你知道的部分資訊,這就是所謂選擇性政府資訊公開,也是有意的將專業問題「科普化」,「口號化」。這樣的新聞,儘管不是假新聞,它卻能誤導民眾、誤導公眾資源的分配,請問,媒體對於政府發出的似是而非的公關新聞稿,該如何善盡事實查證工作?該不該全文照登照播?NCC管還是不管?》

第四例。4月8日,蔡英文總統與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視訊並接受提問時,指控中國大陸利用經濟手段、信息控制等傷害台灣,但是,這些指控似乎都沒有舉證。事關國安,我們暫且容許總統有不舉證的豁免權,且看另一段談話。蔡英文提到:「台灣也在高科技供應產業扮演關鍵角色,深化台美雙邊貿易能保證5G網路等供應不落入錯誤人之手」請問,這段話有沒有問題?

《稍稍了解現階段5G技術發展的人都知道,台灣在無線通訊產業鏈上的角色,多還停留在”代工層級”,台灣企業在5G技術專利的市占率僅有0.3%,並未掌握5G的核心技術,5G技術的領先者是中國大陸的華為公司,也是川普處心積慮要幹掉的對象。在這種情形下,請問,即使台美雙邊貿易深化了,又怎保證5G網路等供應不落入錯誤人之手?如果,錯誤之人是指中國大陸,是指掌握關鍵技術的華為,那麼,這番話,說得俏皮些,是癩蛤蟆打呵欠,好大的口氣;說得難聽,這有暗示台灣公民電信公司5G採購對象之嫌,以總統之尊,似乎是失了言又失了格。請問,這樣的新聞,又該如何查證事實?如果查證結果顯示,總統的確失言,誰來去函更正?誰來罰?》

第五例。新台灣國策智庫3月18日發表2020年總統大選最新民調。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裡,賴清德支持度高達50.9%,大勝蔡英文的29.2%。如果賴清德最後代表民進黨參選,也都贏過其他候選人。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報導了這新聞,但是,只有很少的媒體提出質疑,且這很少的媒體好像就被特定人士打成了「藍莓紅莓」請問,這則新聞該如何進行事實查證?

《有關民意調查的新聞,很難查證。上述這則新聞牽涉到三、四個主詞,一是發表民調的新台灣國策智庫,一是真正進行民調工作的機構(新聞未透露,可能是親賴的團體或個人),一是參選人賴清德和蔡英文。新台灣國策智庫是獨派的團體,政治立場鮮明,和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清德關係匪淺,再加上這個團體從來不具有民調專業,這樣的團體所做出來的民調,可信度和公信力都得打個大折扣。何況,智庫沒公布實際進行電訪民調的單位是誰,記者無法進行針對抽樣誤差、問卷內容等關係民調可信度的問題,進行再查證、反向查證的工作。這樣的民調,稱之為策略性民調,目的是為候選人造勢,近年來頗為流行。這樣的民調新聞,雖確實有發生,屬於真新聞,但由於新聞裡涉及的主角,立場不中立客觀,民調的可信度值得懷疑。屬於真新聞,卻有置入性廣告公關嫌疑的新聞。如果,這樣的假民調,造成了選情翻轉,或是引發了政治暴動,請問,NCC管不管?罰不罰?管誰?罰誰?》

假新聞、類假新聞或者是半真半假的新聞,可以說遍佈各類新聞中。有新聞實戰經驗的記者朋友大概都了解,除了政治新聞處處充滿陷阱外,假新聞或是類假新聞最多的該數影劇新聞和企業新聞了。影劇新聞很假,是因為經紀公司和公關人員得靠造勢來帶動票房、人氣,所以要格外經營一些業配性質的資訊,像是「某偶像明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傳婚訊,被傳懷孕,炒了一段時間後,偶像終於出面否認」周而復始,屢見成效,這類新聞肯定假,無聊、有趣,能滿足大眾的偷窺名人的慾望,無傷大雅。當然啦,影劇新聞若是假到毀人清白,甚至鬧出人命,那就是刑事問題了,NCC也鞭長莫及。

企業新聞裡的貓膩也很多。尤其是涉及企業的營收、股價走勢成長率、來年的營收預估等與數字有關的新聞,需要,但很難再三查證。企業有很多不能說的秘密,有很多不能說透透的事情,必須要透過公關公司來包裝,發布新聞稿,召開記者會,將媒體導到利己的方向。這些年來,企業除了例行公關外,格外關注「社會責任」和「業配新聞」。企業關注社會責任當然是好事,不過,除少數的企業外,一般企業少有長期計畫來善盡他們的社會責任,多半是捐個少少的錢,搏得大大的版面。

而所謂「業配新聞」,也就是利用企業廣告資源的分配,拉攏媒體,讓媒體為企業撰寫、拍攝有溫度的專題報導,媒體賺錢,企業賺形象,雙方一拍即合。結果,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閱聽大眾被企業和媒體聯手洗腦而不自知,甚至因此還吸收了許多錯誤的常識。

值得注意的倒是,這些年來許多企業假新聞常涉及了買空賣空,監守自盜,詐欺等事件,嚴重影響廣大股東的利益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可是我們卻遲遲不見NCC或其他有司機構出面監管,也不見傳播學者挺身指責發布假新聞的企業和媒體。

更不幸的是,政府機關這些年來也學會了「業配新聞」這一招,從中央到地方縣市政府,動輒將手中的預算案依照它們對媒體的「愛恨」程度,透過許多專案,分配給特定的公司行號、甚至是政治人物,再轉介給媒體,媒體得到了奶水,政府贏得了媒體的支持,雙贏。像是大家常見的各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消費者票選百大伴手禮,防止毒品侵入校園,甚至NCC主辦的5G應用說明會等,都不脫「業配新聞」的範疇。至於許多政府首長走到第一線,擔當起廣告明星,那更是標準的業配新聞了!這類的業配新聞,真真假假,真假莫辨,究竟是否違背了新聞倫理呢?NCC該插手嗎?在媒體經營日益困難的今天,這個問題,我沒答案。大眾傳播系所的師生有答案嗎?

至於社會新聞,特別是司法新聞、民刑事案件,多有起訴書、判決書可供參考,錯、假新聞的比例較其他新聞為低。國際新聞,絕大多數仰賴國外通訊社和中央社,關鍵問題不是真假,是編採人員的觀點影響了國際新聞的選擇。當然,國際八卦新聞,諸如凱特王妃和梅根王妃交惡、泰國變性人入伍體檢之類專供如廁消遣的新聞,真也好,假也好,無傷公眾利益,略過不論。

說了半天,結論很簡單。假新聞充斥,存在已久,且最大的假新聞來源,就是政府以及制度化的機構(Institution),如政黨和企業。新聞查證的工作當然很重要,新聞媒體也都知道要查證,但是,從上述新聞報導例證便可知,面對政府和制度化的機構,媒體要進行事實查證的工作,並不容易。

一則,在發稿和播送的時間壓力下,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很多新聞極難查證。二則,為了日後採訪的便利,記者很少願意質疑政府的新聞稿。久而久之,台灣的新聞記者變得太相信也太依賴政府機關發出的新聞稿。三則,有些媒體和記者,甘願俯首為政府政黨的馬前卒,所以,有聞必綠,有稿照發,自我放棄第四權的角色。四則,新媒體崛起,傳統媒體經營困難,政府利用業配新聞,廣告預算,利誘媒體make up有利於政府的新聞。此外,九合一選舉過後,政府和政治菁英熱衷網紅宣傳,也扭曲了新聞報導的中立性和真實性,事實查證也就「被不需要」了!

從上面的論述,衍生出下面的問題:

既然政府是假消息的最大來源,政府卻成天喊打假消息,豈不荒謬?而「抵假陣線」或是「連署挺NCC」,力挺政府和NCC打假消息,豈不是與虎謀皮?在民主政治的邏輯裡,媒體既是第四權,也是永遠的忠誠反對黨。如今,修習大眾傳播的教授和學生,卻跳出來,力挺民主政治的行政權對第四權出重拳,打擊永遠忠誠的反對黨,豈不是錯亂?當然,就像「連署挺NCC」所說的,這又牽涉媒體的自律和他律,牽涉導媒體是否該公共化的議題,很複雜,也說不清。無論如何,大眾傳播系所師生發起的「連署挺NCC」不去追查錯、假、亂新聞的來源,卻力挺NCC嚴懲假新聞,似乎是倒因為果,找錯對象算錯帳。

相較之下,「抵假陣線」更不可取。這個陣線最可議論的就是他們聲明中的第三點:「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未來將以彙整並提供正確資訊,並串連全國大專院校進行校內轉台、校園周邊商家轉台等運動。」

試問,迄今為止,政府拿出甚麼樣的證據,舉出那些人、事、時、地、物來證明假消息來自中國大陸?來自中國共產黨? 又有何證據證明資訊戰的金流來自對岸?這就讓人不禁納悶:「抵假陣線」若是隨著政府發出的假信息起舞,又舉不出「事實查證」的證據,要不是自甘墮落為政府業配新聞的工作者,便是盲從權威的糊塗蛋。

其次,言論自由的前提無他,就是要百花齊放,百家齊鳴。這個道理,春秋戰國時期,古人便知。如今,「抵假陣線」居然膽敢大辣辣發表聲明,要求大專院校進行校內轉台,周邊商家轉台?居然沒有一個大傳系所的教授膽敢挺身而出,正告陣線的無知黃毛,你們錯了!?寒蟬效應,已然發生了麼?「抵假陣線」要求媒體收視定於一,請問,這跟戒嚴時期,新聞報導須經警總、國民黨文工會和新聞局審批,有何差別?這和北朝鮮只准黨的喉舌發出原創新聞供其他媒體轉載,只許民眾跟著黨政喉舌歌頌金正恩,又有何差別?

更絕的是,學生會吳會長,居然還說已與校方達成共識,校內11家餐廳,學生有權自由轉台?每個學生都有權自由轉台,是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學生有權自由轉台,擁有電視機所有權的商家老闆卻無權決定播放哪一個頻道?這不叫流氓,甚麼叫流氓?何況,如今學生人手一支手機,大夥兒都在手機上看新聞、玩遊戲、撩妹撩哥,幹嘛去干涉商家老闆看啥頻道?再問,人人低頭看手機、滑手機,誰有權力將他人手機轉到你喜歡的內容?校方已答應?能不能出示校方的公文?焉知吳會長說的不是假消息?

先是政府高層言之鑿鑿要打假新聞,接著,「抵假陣線」和「連署挺NCC」,出面挺政府,這一連串的「新聞」,勾起了記憶中的一段故事—

「已故」的國民黨機關報—中央日報很多年前歡慶40周年時,用了一個標語:「四十年如一日」,藉以標榜中央的言論立場,一以貫之。有好事者,不滿中央日報思想保守,不明時勢,便給中央的標語加上一對句:「不知進步何物」。

四十年如一日,不知進步何物。彷彿在形容這四十年來的台灣民主政治和傳媒環境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