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書店」,一間開在彰化市區,有著六十年歷史的老書店。而它悠久的歷史脈絡,也是吸引我們會想造訪的最大誘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進入南方書店,映入眼簾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對於一間古老書店的既定印象——那樣的藏書豐富、充滿歲月痕跡。相反的是,與其說是一間純粹的書店,倒不如說這裡像是一個結合販賣各式物品的複合式書局,商品琳瑯滿目,有著各式文具:鉛筆、原子筆、橡皮擦……、或是各學齡參考書,又或者是多種雜貨等等,都讓我們對「南方書店」的想像多了一層新的認識。不過再看過書店中陳列販賣的多種讀物後,依舊能在選書中看到老闆在經營書店上的獨到看法。透過所販售的書籍發揚自己愛好的領域、期望受眾關注到的議題。我想,這也是經營一家獨立書店最不可或缺的精髓,這樣的精神重質不重量。
「南方書店」的陳老闆為家族第二代。在和其交流的過程中,他也不吝於和我們分享書店一路走來的歷程,以及自己在經營書店上的想法。「南方書店」的成立始於光復初期,當時陳老闆的父親,也就是書店的第一代主理人礙於當時動盪、管制甚嚴的政治環境,不願進入公家機關工作,故創立了「南方書店」。在那個思想箝制的年代,「南方書店」以出版高中參考書起家,老闆說其實這種創立形式在當時是常態,許多書店也以此方式草創、發展,並且因當時的高壓態勢,使得書店在當時形同中央的思想傳播工具,書籍貨源由中央書局統一審核後供貨,並且出版品也必須先經過政府核可,「若發覺(書籍)有問題還會來書店抄書」,在思想的自由度上與現今如同天壤之別。「文字只是工具,沒有傳導思想的價值」,陳老闆和我們說,對他來講,在其年輕時「書店」僅是一項工具性極強的政治產物而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本在台北念書、就業的陳老闆,退休過後返鄉接手了「南方書店」。解嚴過後,各式思想蓬勃並起,但書店也失去了原先的工具性定位,但在老闆「單純喜歡看書」的閱讀嗜好下,仍維持著書店的運作。儘管以書店目前的營運狀況來看,是入不敷出的收支比,但老闆說對於自己來講經營南方書店倒不是壓力,他笑著和我們說:「以前是它(書店)養我,現在是我養它(書店)」,且住商合一的經營模式對於節省成本來說也是一項利多。
另外,在陳老闆內心的定位中,「南方書店」已不僅僅只是原先的營利取向,而是轉型為一個「純粹能夠作活動的據點」。書店目前一樓維持著原先的書店形式,地下室則被清空成為一個開放空間供各種活動使用。除了老闆本身教學劍道課程之外,此地也會定期舉辦小型的讀書會,亦有不定期的座談會、影展、展覽……等活動於此進行。陳老闆期望未來能「慢慢拓展活動的規模」,儘管自認已不年輕,無法再如以往能轟轟烈烈,但仍希望能以此書店做為各項思想、知識或是情感交流的平台而益發茁壯。在這個單純的價值中,我們彷彿也看到了一個愛書人最清醇的初衷。(初聲/彭敬鈞/中興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