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節前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女盆底診療室」開張,推廣「骨盆底肌肉運動」,能預防以及治療部分尿失禁,幫助骨盆底肌肉的復原恢復彈性,改善女性頻尿漏尿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67歲詹姓患者因子宮脫垂出現出血、漏尿,經由骨盆底肌運動、電刺激、子宮托等治療後,狀況逐漸好轉。(圖/記者常似虎攝,2019.03.06)67歲的詹姓患者在四年前發現有子宮脫垂症狀,卻一直漠視不理會,直到最近發現出血和漏尿狀況影響到生活,到中醫大新竹附醫求診,婦產科顧問余堅忍給予骨盆底肌運動、電刺激、子宮托等治療,目前狀況逐漸好轉。
中醫大新竹附醫婦產科顧問余堅忍表示,25歲至55歲之間婦女當中約有20%,55歲以上約有3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許多婦女產後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而且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骨盆底肌肉運動法是治療尿失禁和婦女骨盆鬆弛的法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醫大新竹附醫依據患者狀況,提供不同造型「子宮托」,不影響日常生活。(圖/記者常似虎攝,2019.03.06)余堅忍表示,骨盆底肌位於骨盆腔內,外型像是一片吊床一樣,將膀胱、子宮、大腸等器官從底部托住並固定在骨盆腔內,同時尿道、陰道、直腸會經過它,因此骨盆底肌掌管著這些重要出口的開關。女性骨盆底肌會因為年紀增長、缺乏運動、懷孕分娩、體重過重等各種原因鬆弛萎縮,而鬆弛的骨盆底肌不只影響排便、排尿、與陰道等生理功能,嚴重時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焦慮,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
▲婦女產後發生生殖道脫垂,正確使用「子宮托」是手術治療之外的選擇。(圖/記者常似虎攝,2019.03.06)骨盆底肌受損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盆腔器官脫垂、陰道壁膨出,其中盆腔器官脫垂具體包括:膀胱膨出(最常見)、尿道膨出、子宮脫垂、小腸膨出、大腸膨出、陰道脫垂等;因此中醫大新竹附醫特別開設「婦女盆底診療室」,建議女性到可到婦產科門診,院方將提供諮詢骨盆底肌運動,評估是否有骨盆鬆弛的狀況,可透過骨盆底肌運動、生理回饋治療、電刺激、子宮托等,來治療漏尿與生殖道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