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提升偏鄉教育品質、平衡城鄉教育,連續四年推動「城鄉共學夥伴學校計畫」,本屆共有56校、25組學校參與。學校以在地文化作為交換媒介達成城鄉共學、資源交流。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表示,每個學校都是世界的中心,既在地又能與國際連結,希望能透過城鄉共學帶起新世代回鄉的力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城鄉共學夥伴學校計畫」以學校發展重點、特色為基礎,透過協同備課、網路互動管道,攜手為學生策劃定期交換學習心得及生活體驗課程。屏東東港鎮海濱國小與高雄六龜新威國小互為媒合學校,新威國小校長林淑芳表示,新威國小特色是客家文化與伯公(土地公),故從兩層面著手,帶領學生做手工花布、肥皂與伯公造型手鍊。
另外,海濱國小的特色則是孔子祠堂與在地廟宇文化。海濱國小校長趙錫清談到,東港廟宇在地廟宇很多,學生從小對宗教文化耳濡目染,但小孩不能扛大型神轎,便教導學生用積木做神轎、與在地文化結合。趙錫清表示,兩校是「海邊的孔子與山上的伯公」做媒合,彼此交換文化與教學心得。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表示,該計劃強調主題創作與永續性,初衷則在於照顧偏鄉、由都市學校給予更多資源。期望偏鄉學校和都會區學校可以從師資、課程、行政交流,再進階發展成社區交流。
目前偏鄉發展條例將學校分成偏遠、特偏、及偏遠三類別,但仍有地處城市近郊資源卻仍稀缺,統稱為「不山不市」的學校。范巽綠談到,「不山不市」學校也將成為後續關照的重點,希望照顧層面能持續擴大,很多偏鄉學校擁有在地文化跟地緣獨特性,強調只要學校在文化就會長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巽綠談到,偏鄉並非偏鄉,只是外來文化減少,但這些學校都擁有自已的歷史文化、人文傳承,將可作為培育在地化人才基地,既在地又能與國際連結,希望能透過城鄉共學帶起新世代回鄉力量。
海濱國小與新威國小互為媒合學校,彼此用神轎、孔子和伯公、客家花卉符號等在地文化做交流。(圖/海濱國小校長趙錫清提供)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表示,除了給予偏鄉學校資源,也希望透過在地化發展成國際化。(圖/記者許維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