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今 (4) 日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的研討會中,對於近來美中貿易戰議題指出,關稅和匯率並非解決貿易失衡的萬靈丹,美國經常帳逆差主要是反映其國內儲蓄不足的結構性因素,解決之道在於─美國應該減少消費並增加儲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金龍指出,美國面臨貿易鉅額入超、美元作為核心國際準備貨幣、供應鏈全球分工,以及全球金融整合等結構性問題,藉由單邊的關稅制裁或匯率施壓,無法根本解決經常帳逆差的問題,解決之道應在於其應該減少消費,並增加儲蓄。
楊金龍進一步說明,要改善全球經貿失衡並健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長期上宜建立多元國際貨幣體系,短中期則須靠大型經濟體共同吸收全球貿易失衡。
另一方面,由於美元為核心國際準備貨幣,在全球對準備資產需求增加之下,使美國須扮演全球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並維持鉅額經常帳逆差。
因此,許多知名的國際金融經濟學者均曾建議,讓歐元和人民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多元 (multipolar) 國際貨幣體系來分散美元作為國際準備貨幣的重擔。
然而,由於歐元目前仍受歐債危機的後續效應影響,而人民幣則在資本管制措施下,尚未完全自由化,短期間內,多元國際貨幣體系尚難以運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金龍指出,整體來看,當前美方反制中方的種種作法,似乎又看到 1980 年美國「痛擊日本」的往事,而現今美國面對的中國,與昔日的日本已不相同,中國在美國發動貿易戰後也祭出一連串反制措施,讓美中貿易關係持續緊繃。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