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農業廢棄物回收變生質燃料棒 屏東綠能改善空污

▲枋寮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廠利用綠能回收農業廢棄物。(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6)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2018-12-06 17:49:07
屏東雖無重工業,但因地形和氣候因素,經常受空汙籠罩,而位於屏南地區,蓮霧種植面積全國第一,過去農民為了省錢,就把蓮霧廢枝葉露天燃燒來處理,約占全縣空污源PM2.5的20%;屏縣府為了解決污染問題,今(107)年在枋寮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廠設立「生物炭發電設備」,利用綠能回收農業廢棄物,如今全縣農廢物妥善處理率已提升到85%,明顯降低空氣污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對抗空污,環保局除了出動空拍機稽查管制之外也積極開發新技術,今年的農廢減燒循環經濟計畫,就設置令人耳目一新的「生物炭發電設備」,就是將破碎後的蓮霧枝葉等木質廢棄物集中收運,與畜牧棄廢物牛糞等混合製成「生質燃料棒」,再將其送入氣化爐,一方面產出木醋液、焦油及生物炭等農業副產品,然後就地攤平在果園裡,成了再生肥料,另一方面,氣化爐也收集可燃氣體造氣、發電,整套設備宛如微型電廠,足以供應區域電力。

▲枋寮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廠利用綠能回收農業廢棄物。(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6)

環保局計算,「生質炭化發電設備」每小時可發電100KW(相當於20~30個家庭用電量),年處理約1095公噸廢棄物可產生80萬度電並轉換出約300噸生物炭,(1.25公斤產生1度電及約0.3公斤生物炭;發電價格一度約4元;生物炭價格每公斤約5元),生物質經氣化炭化所帶來的售電及販售生物碳經濟效益,預估收益每年可達數百萬元,循環經濟效果驚人。

▲環保局長魯臺營展示「生質燃料棒」。(圖/記者陳宗傑攝,2018.12.06)

南州農民蔡協良、湯忠漢表示,過去蓮霧廢枝都是堆在農地就地處理,易積水致河川阻塞,燃燒則形成空污,現在只要跟環保局提出申請清運,就能集中處理,省錢又省工,目前約有9成農民都採此清運集中處理方式,大概3到5天就去農田載廢棄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環保局長魯臺營指出,此座具商轉規模的氣化爐可24小時運轉,較太陽能、風力發電優勢,除可解決牛糞溢流污染、農業廢棄物露天焚燒問題,也帶來經濟效益,若在縣內各鄉鎮設置,將可大幅幫農民解決廢棄物困擾;惟設備安裝還須克服土地容許問題,因此,環保局呼籲能源局、農委會,儘快因應再生能源發展鬆綁規定,允許氣化發電設備在農業縣廣泛運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