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產後憂鬱發生率高!醫師:沒積極治療恐成兒虐加害者

▲媽媽若出現產後憂鬱,身旁的親屬提早發現,給予協助或盡快尋求醫療協助,產後10-14就能逐漸好轉。(圖/記者汪瑋琪攝2018.12.03)
記者汪瑋琪/台北報導-2018-12-03 12:43:22
迎接寶寶到來固然是令人喜悅的事情,卻也容易讓媽媽備感焦慮。根據研究顯示,約有5到8成的婦女會在產後10天內出現悲傷、易怒、焦慮不安及失眠等症狀,台灣婦產身心醫學會理事長陳保仁建表示,產後憂鬱發生率高,尤其是新手媽媽們,若沒有及早矯正,將來可能變成兒虐、家暴的加害者,但若是身旁的親屬能提早發現,給予協助或盡快尋求醫療協助,產後10-14天就能逐漸好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提早發現媽媽們有產後憂鬱傾向是治療的關鍵之一。陳保仁指出,產後情緒問題可分為產後抑鬱、產後憂鬱、產後精神病三種,產後抑鬱好發於產後14天內,此時正處於醫療照顧範圍內,一旦媽媽眼神渙散、空洞或是出現易怒、睡不好的情形容易被周遭的人發現,此時就該積極給予協助或治療,「見招拆招」幫媽媽解決產後遇到的各種難題;產後憂鬱則發生在產後14天至3個月內,陳保仁強調,此時媽媽的情緒最容易被忽略,反而會被認為愛抱怨,導致憂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產後精神病的發生率偏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保仁提醒,媽媽們一定要懂得將心情和家人、朋友分享,也不要裝堅強,若育兒上有任何問題可以找專屬醫師討論,另一半則要懂得主動關心和誘導媽媽舒緩心情,不只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也要付諸「行動」解決育兒產生的各項難題,千萬不要以一句「放輕鬆」帶過,反而容易讓媽媽陷入憤怒和焦慮的情緒。

精神科專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媽媽從懷孕開始,生理和心理都要積極照顧,產前若是心情不佳,容易影響到小孩的發育及產後氣質,他建議懷孕中的婦女,若感到情緒不對,千萬不要恐懼就醫,一定要尋求醫生的專業協助,視情況給予抗憂鬱、改善焦慮的藥物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