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公股行庫搶救競爭力 不只併保險還要掃除兩大陳

▲ 為搶救公股行庫競爭力,財金雙首長積極研議對策,希望能重振公股行庫市占率與優勢。(鉅亨網資料照)
鉅亨網-2018-11-11 11:00:07
面對公股行庫市占率下滑,財金雙首長一致認為,可用增加保險版圖強化競爭力,但想提升競爭力,除催生獲利新引擎,還得設法拉高薪酬水準降低政治干預風險,儘早掃除這兩大陳年路障,公股行庫才有機會邁步伐大步往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位不願具名的公股高層直言,透過增加保險版圖,強化公股競爭力並非不可行,但從實務層面來說「談何容易」,除了併購所需銀彈,回收期也十分漫長,更何況有保險版圖也不見得就能成為金控獲利主力引擎。

合庫金與第一金是少數擁有保險事業的公股金控,但因規模與業務量小,獲利也有限。以合庫金為例,合庫人壽前 10 月稅後純益僅 7.45 億元,比起合庫銀前 10 月稅後純益高達 126 億元,人壽獲利對金控挹注效果有限,至於第一金人壽至今仍處於虧損慘澹經營的狀態。

現階段公股行庫有高達 9 成獲利靠銀行貢獻,放眼八大公股行庫,多以企金業務為重心,在同質性高、缺乏創新思維的情況下,不僅無法擺脫殺價競爭的困境,獲利也有限,一旦出現授信重大違約事件,還可能同時陷入獲利一起衰退的泥沼中。

公股高層認為,公股行庫經營最大的難題,說穿了還是在政治干預,包括業務執行、人事任命等,其中人事任命幾乎不脫政治色彩,一旦碰上政黨輪替或政治不正確,經營團隊可能瞬間風雲變色,而經營團隊為求自保,管理決策思維上,基於風險控管考量,凡事以不出包、不惹麻煩為上策。

相較之下,民營銀行少了政治包袱,對於新創科技接受度較高,業務發展也相對靈活,以近年來火熱的 Fintech 金融科技為例,幾乎都是由民營銀行扮演領頭羊角色;當公股行庫還在用土法煉鋼開設分行的方式拓展海外版圖,力拚損益兩平之際,民營行庫則以收購方式承接海外公司業務,迅速切入當地市場。

而偏低的薪酬待遇也讓公股行庫很難找到效力的人才,目前公股行庫董座年薪大約落在 500 萬到 1000 萬元區間,但有些大些民營金控,光是總經理薪水就有億元起跳,在薪水偏低的環境下,亦不利引進優秀經營團隊,難與高手雲集的民營行庫匹敵競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庫主管認為,公股行庫並非欠缺專業與開發獲利來源的能力,但比起民營金控,公股行庫除了肩負政策任務外,還要應付政治力介入與民意代表壓力,讓公股行庫在業務發展上,比起民營金控相對來的辛苦。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