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大霈」李霈瑜擁有模特兒身材與古銅色肌膚,主持節目《水下三十米》接連兩年受到金鐘獎入圍肯定,今年更是金鐘雙料入圍,除以節目入圍「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更以戲劇作品《海人魚》入圍「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新進演員獎」。《NOWnews今日新聞》特地為讀者專訪她從沒有潛水經驗到與海洋成為親近夥伴的過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難想像,李霈瑜在主持《水下三十米》前完全沒有潛水經驗,「我是很『戶外』的人,但跟大海完全不熟,跟大多數台灣人一樣,認識大海更多是從海鮮文化得知,所以在學潛水前,我對大海一無所知。」當時製作人看中她適合主持的活潑個性,就算不會潛水,仍願意給她機會。
▲李霈瑜在主持《水下三十米》前完全沒有潛水經驗。(圖/記者葉政勳攝,2018.10.05)詢問李霈瑜對蔚藍的海底世界有何看法,她表示,「這個世界非常特別,一般潛水員覺得海底是內太空,我覺得是『有時差的世界』,經常以為自己下去一下子,其實已過了半小時。」在她眼中,海中世界有其奧妙,「海底的生物也不是我們認知的那樣子,非常科幻。大海教會我謙卑,每次坐飛機,看大海與陸地的交接,浪看似很慢,但處在浪頭的時候,浪卻快速到你無法反應,大海真的很大,要吞噬我們太容易,所以得用謙卑的心態去看待。」
李霈瑜的氣息跟外表,彷彿就是天生的外景主持人,但她也直言,在海底主持人的工作中,曾經面臨非常多的挫敗經驗,除了將海參誤認為海蛞蝓長大的樣子,會暈船的她,其實每次外景都是挑戰,八月甚至因下水不適而就醫吸氧氣,談到那時家人的反應,她仍有些鼻酸,「那時候出事也不敢跟媽媽說,後來比較好的時候,有傳簡訊跟她說,『今天好累去吸氧氣了。』雖然媽媽完全支持我做的事情,但從以前到現在也忍不住一直擔心。」
她透露自己的個性報喜不報憂,但如果換位思考,完全明白爸媽的難受,覺得只有父母的愛才能到達這程度,八月事情發生時,她透露媽媽很認真地說:「做完這集不要做了,沒有關係,生命比較重要。」並一直很想打給製作人,在國外的爸爸則給她一句話,很簡單,卻讓她感動淚崩,「注意身體,爸爸愛你。」
▲李霈瑜的海底主持。(圖/翻攝自李霈瑜臉書,2018.10.05)回想剛接主持棒的種種挫折,李霈瑜至今印象深刻,「我花了很多時間,才達到製作人認為主持人該有的標準,剛開始被罵翻,他說:『大霈妳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入行大概8、9年,也有些主持經驗,第一季被罵得很厲害,我反而沒哭,第二季最後忘了是講太快還是太大聲嚇走魚群,被臭罵一頓,忍不住哭了。」
她強調,「但不是因為被罵才哭,是覺得自責,不過也發現不太能這樣,到後來才學習怎麼跟製作人去溝通這件事。」她坦言,「海底世界有時差,跟陸地不一樣,又需要那麼多裝備,放棄反而不是因為潛水,只有很累的時候,腦波比較弱,才會想說不要做,但往往一下子又轉念了,想到這個機會很難得,就覺得應該繼續下去。」
對李霈瑜而言,水下的主持經驗雖然辛苦,但其實蘊含無限可能,「曾在節目中遇見一個美國受訪者,他說可以看水下世界是很榮幸的事,就我的角度而言,人類根本不應該在下面,所以需要那麼多裝備,但當你有機會,真的要好好珍惜,聽到受訪者這麼說,讓我有了反思。」那時正處於痛苦期的她,主持能力的不足,加上離家千里遠、還得要去吸收各種知識,甚至還有裝備的重量、全面鏡使用的辛苦,那番話成了轉念的關鍵,「重新正視這是個難得的世界,也讓人去嘗試生命中想像不到的轉變跟機會。」
▲李霈瑜珍惜每次海底主持機會。(圖/翻攝自李霈瑜臉書,2018.10.05)詢問在海底看過最震撼的景象,她坦言,「我們去帛琉看到一棵很大的硬珊瑚,幾百年了,近看卻刻滿簡字,我們下水的四人都傻掉。珊瑚是動物,牠會產卵,所以格外讓人心痛,雖然不是直接的殘殺,但就是很震撼。」她忍不住在內心質問,「這個世界怎麼變這樣?你有錢來這邊玩,卻不尊重當地的生物。」
談到雙料入圍的意義,她表示,「意義非常大,很感謝《水下三十米》這個題材讓我被看到,主持到最後,最難的就是在鏡頭前『自在』做自己,雖然對主持都會有一個既定印象,但其實那都不是我,我只是在演印象中一個主持人該有的樣子,感謝製作人一直幫我打破框架。」她透露自己相較第一季,第二季主持真的有進步,「如果說第一次入圍是因為題材,第二季入圍就真的是肯定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以戲劇作品《海人魚》入圍「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新進演員獎」,她透露,「我真的很喜歡演戲,因為大海才有這個機會,在開拍之前,因為外景主持,已經是相隔兩年多才拍戲,我發現節目中的心智磨練與受訪者的故事,還有面對鏡頭自在的訓練,其實對戲劇來說,都是養分,簡單來說,就是生命的厚度增加了。」李霈瑜坦率面對所有挑戰,因為始終不放棄,她終於被看見了。
▲李霈瑜坦率面對所有挑戰。(圖/記者葉政勳攝,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