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軍於108年度國防預算中,編列316億餘元籌購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以下用微型艇代),外界只知概略性能,未公開被目擊。
雄風三型飛彈誤射漁船的啟示?
海軍作戰,或是說所有軍種/兵科作戰,組員適居性一般都不被考慮在內。
無人水面載具與岸上通聯/整體港口防禦,海軍都需急起直追。
9月23日,平面媒體引述外國《詹氏防務》報導指出,中國大陸船舶重工國際貿易公司(CSOC)於非洲航太展(2108 AAD)中,展示了一型JARI無人水面載具模型,該艇長15公尺,極速42節,續航力500浬。該艇配備與火力相當驚人,計有相位陣列雷達、衛星通訊、可變度聲納、30公厘機砲、垂直發射的反艦與防空飛彈、魚雷發射管等。
消息一岀隨即引發大眾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就是,在20噸等級的小艇中,能「塞入」這麼多武器與配備嗎?這條新聞反過來引起台灣各界,對國造微型艇的重視。
在6月中的新聞中,原先由參謀總長李喜明推動的微型艇一案,曾傳出國安高層有意見而胎死腹中,後續新聞證實,海軍已編列316億餘元,於108年度籌購60艘微型艇,之前大眾爭論要不要籌建的反對意見不復見。
雖然民主國家,許多軍事投資與建案都算機敏,除非海軍或是中科院所屬人員透露,否則外界要探知這類情事可謂難上加難。海軍司令部先前在預算案中,解釋建造微型艇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可以帶動國內造船工業。落實國艦國造政策………。
但究竟微型艇構型怎樣?配備如何?火力如何等等,因事涉機敏外界通通不知悉,唯一能被外界得知的資訊為,微小艇約50噸,編制2-3名士官兵,配備2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與自衛用的刺針飛彈。沒了!新台幣316億餘元就這樣子編列了,這並不是說台灣不需要國防,而是萬一這種快速的建軍案錯了,怎麼辦?這很值得討論,只是外型都不給大眾看,大家要憑什麼說海軍錯?這類論點需經過反覆論證才有一個比較合適的答案。
以海軍雄三飛彈誤射漁船事件,進而啟發出建造微型艇的概念來說,海軍高層的這個想法並不能算錯,理論上來說,這類微型艇發射飛彈後並不負責飛彈導引,即使岸上觀通系統或是大型艦艇被摧毀了,這種「多艇、多彈」的發射方式,還是可以命中目標的,雄風三型飛彈誤射漁船不就是一個好例子?
批判微型艇的論述者中,有一派是這樣子看待的,微型艇不耐風浪,目前五級風浪以上,連光六快艇都可以申請入港,何況是微型艇?至於艇員的休憩,衛廁,膳食等等,一定會比光六快艇來得差,反正執勤時間極短,「撐」一下就過去了,或許是海軍高層面對這類批判的答案。
外界之所以會有這類誤解,有過半也是海軍不講出實情有關,微型艇的執勤時間較短,預判編制後會有岸宿大樓供艇員休憩,盡量不過夜或是隔餐執勤,因為微型艇上可能沒有類似的規劃空間,但即使是上述推論我們也無法知道真偽。因為海軍就是不給大眾看,大眾愛怎麼猜是大眾的自由,猜錯最好,猜中了海軍高層反倒過來查是誰洩密…!並沒有,我們只是援引目前光六快艇的岸宿大樓實況,反推未來微型艇的組員概況。
以小型無人飛行載具(UAV)充當艦隊偵搜耳目、或是以無人水面載具(USV)與水下無人載具(UUV)搭配水面艦艇執勤為未來海軍趨勢,海軍建軍備戰與戰具的籌獲能朝這個方向相當值得肯定,唯微型艇並非真的是無人艇,而是2-3人的操作小艇,這種戰術戰法放眼國際,是否有先例可循?如果沒有,那台灣海軍的這一條建軍道路會摸索得比較辛苦,倒是海軍可以從無人艇的巡弋與運用來磨練經驗。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運用許多無人艇,在一些南海島礁上巡弋,而許多國家的軍港也都有無人水面載具巡弋的案例,2017年5月,為慶祝新加坡海軍建軍50周年所舉行的觀艦式中,就出現兩艘無人水面載具充當受閱艦,承平時期巡弋樟宜軍港,而今年的新加坡空軍建軍50周年中,也是以蒼鷺I型無人飛行載具充當空中分列式的第一波,這兩年的案例都驗證了新加坡海空軍在運用無人載具的實績。
▲以無人水面載具搭配有人艦艇執勤,已是各國海軍未來建軍趨勢。(圖/以色列易比特公司提供)無人水面載具還可以用來偵測入侵軍港的潛水夫或是微型潛艇-與岸上通聯與管制配合當的話,許多系統化的軍港防禦設施都已經配置完善並於各類國際海軍展中陳展,海軍與中科院每年也都派員出國參訪這類海軍展產品,但很可惜的是,目前台灣各軍港整體防禦並未完善,而運用無人水面載具的經驗還也算貧脊,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實。
以2-3人這類的微型艇,搭載著2枚反艦飛彈,戰時以彈海齊發的方式對抗敵軍,過往是沒有這類案例,放眼各國飛彈快艇組員的編制也超過4人以上,或許台灣造艦科技與其他技術發達,將各類部件微小化與輕型化,讓這類艦軍構想得以實踐吧。
許多軍事決策作了就無法回頭,既然目前已經編列預算籌獲微型艇了,未來就等撥交部隊後,部隊實作與操練來驗證當初建軍規畫是否得當了。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
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