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雅加達亞運才落幕不到一個月,其中靠著黃亭茵拿下1銀、1銅的自由車項目,再度登上媒體版面,卻是因為黃亭茵認為國內場地殘破不堪「騎車像是騎馬」,幾年過去了,自由車手的心聲,有關單位聽到了嗎?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民國75年使用至今的楠梓自由車場,身為國手訓練場地,路面卻出現多處裂縫、凹凸不平的狀況,對於追求速度極限的自由車手來說,不但無法發揮實力,更是危及職業生涯。此外,楠梓自由車場的規格與國際賽道不符,也讓選手在國際賽上無所適從。
翻開亞運歷史,我國自由車表現優異,近幾屆都有奪牌表現,2010年廣州亞運靠著蕭美玉奪下1金1銅;2014年仁川亞運更摘下1金3銅,其中女團追逐賽還打破國內紀錄。國際賽屢奪佳績的中華隊,成績卻苦無突破,其中場地問題絕對難辭其咎。
全國有3座主要自由車場,分別座落於新竹、台中、楠梓,全都是室外場地,而且規格全是一圈333公尺,與國際賽的250公尺相差不小,更別說國際賽事都是室內場館,路面材質、陡度、彎道曲度都不相同,自然會影響選手發揮。
其實從仁川亞運之後,台中車場的問題也曾陸續引起討論,2015年時嚴重損毀的台中車場,還曾造成國內好手楊秉祐不慎摔傷,市府當時承諾要編列億元預算修復跑道。同年,市長林佳龍為了爭取東亞青運,承諾將建造國內首座室內自由車場,只是幾年過去了,當初說好的場館呢?目前連場館土地都尚未底定,就算確定開工,時程也需要2年至2年半,對於2020東金奧運來說,根本緩不濟急。
而室內、室外場地學問大不相同,室內場地可以讓選手不受天候、風向影響,而且路面採用木造材質,與國際規格相符,雖然造價高昂,但反觀國內的室外場地,雖然造價相對便宜,但路面在日曬雨淋之下,不到幾年就得花費上千萬甚至億元維護,孰者花費較高,還很難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年時,自由車協會秘書長李開志對媒體表示,國內場地水準落後國外20年,國手能在亞運大放異彩,堪稱「奇蹟」。不過這幾年以來,協會與政府若有明顯作為,黃亭茵也不會出現「騎車像是騎馬」的發言,難道不需要檢討?
對於場地問題,單項協會要如何向政府有關單位爭取,目前尚未取得自由車協會回應,不過國內場地既不符國際標準,更有受傷風險,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選手依只能用現有場地「土法煉鋼」,想在自由車項目獲得成績上的突破,暫時只能靠選手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