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白天清醒與夜裡睡眠時的心跳數據有明顯落差,身體較為健康,睡眠品質也比較好,但如果兩者差不多,則代表睡眠作息紊亂,睡覺前可能有玩手機、吃東西、喝飲料等不良習慣,當然就會睡不好。而這同時說明了夜班工作者的睡眠品質較差,長期下來,身體容易出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研究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者帶領,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數據,從2006年起超過50萬名介於37至73歲民眾的健康數據和資料,從中篩選出9萬1千多名參與者,並於2013年至2015年間要求配戴腕式活動追蹤器1周。
配戴期間,除了監測受試者的生理跡象,也比較參與者每天指數最活躍的10個小時與最不活躍的5個小時,再進一步以問卷,評估參與者孤獨、不快樂、反應時間、憂鬱、躁鬱症、焦慮和神經質等狀況。
結果發現,如果最活躍、最不活躍等兩個時段中,相對幅度較低者,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也就是白天以及晚上的活躍程度如果沒有顯著差別者,較易罹患憂鬱症和躁鬱症,對快樂程度和對健康的滿意度也隨之降低。
反之,相對幅度得分較高者,白天生理狀態活躍,到了晚上可以擁有較好的睡眠品質。該研究證實,晚上原本應該屬於較低活躍階段,但如果被干擾、晚睡或是經常值夜班者,比較容易發生情緒障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樂群診所院長范樂群表示,凌晨2點到4點為壓力賀爾蒙最低、最易入睡,如果必須輪班、熬夜,造成生理時鐘遞延,睡覺時間仍處於亢奮期,就會造成生活作息紊亂,免疫力也跟著下降。此外,經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者,容易腎上腺素及血清素分泌異常,加上受到荷爾蒙影響,自律神經無法放鬆,進而可能產生焦慮、憂鬱、恐慌等疾病。
范樂群說,營造好的睡眠環境及習慣是改善睡眠問題的根本之道。如果常上夜班,建議在下班時(白天)戴上墨鏡,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透過視叉上核,進而影響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若是因壓力影響睡眠,可透過運動和其他方式調整,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有成效,就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