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用眼過度,很多人平均每天花上至少1/3的時間緊盯3C螢幕,不知不覺中近視度數不斷飆升。越來越多年輕人、中年人提早罹患白內障、老花眼,眼科醫師認為與用眼習慣不良、接受過多輻射或紫外線照射有關,致使晶狀體提前老化,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眼球病變上身的機率更大為提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當水晶體變黃而混濁,如同煮熟蛋白般使光線無法穿透,視力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白內障通常發生在5、60歲,老化是常見主因,也可能與糖尿病、外傷、發炎和遺傳等有關。但不論何種原因導致白內障,目前並無任何藥物療法能徹底治好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隨著醫術進步,置換人工水晶體的白內障微小傷口吸出術成功率非常高,病患術後視力恢復狀況普遍良好。
人工水晶體是由不同材質所製成的光學裝置,能取代原本已混濁的水晶體,重拾良好清晰視力,為了滿足患者對視力的要求,各種多功能性的水晶體不斷推陳出新。從材質、顏色的改變,球面到非球面,以及以「點」為概念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前者雖能提供遠距離的清晰視力,但看近必須戴老花眼鏡,後者雖兼具看遠和看近的功能,但是看電腦的中距離卻會變得模糊。
醫療科技不斷精進,人工水晶體功能也不斷整合,陳逸川說明白內障術後的視力已可達全方位的矯正,新式全焦段人工水晶體的功能性更高階,突破以往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缺點,不再侷限於僅能聚焦在特定的屈光點才能看清楚。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擁有延伸性的屈光焦段,遠、中、近距離皆能獲得連貫性的優質視覺品質。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會將光線分散給遠和近距離,因此遠距離的視力清晰度有限,夜間也容易產生眩光問題。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除可達到遠處較清晰的效果,夜間開車也不會產生光暈、眩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逸川補充,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在任何光線下都不易產生色差,有助縮短術後病患用眼的適應期,但對於40公分以內的視覺清晰度感覺不足時,則建議多準備一副100度左右的近距離眼鏡輔助。至於人工水晶體的挑選,可與醫師諮詢討論,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值得注意的是白內障術後應按時點藥,並保持眼睛周圍清潔,2周內應嚴加防護避免異物和水入侵。
除年紀長的白內障患者會建議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陳逸川說,逾40歲患有逾千度的高度近視患者、常戴隱形眼鏡導致乾澀、結膜發炎或過敏的機率提高,改戴鏡框又過於厚重不便,但不符合進行雷射近視手術的條件時,也可考慮置換遠中近皆可看清楚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重現「睛」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