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國《我不是藥神》電影大賣影響,帶動中國醫療醫藥股連續兩天持續上攻,山河藥輔 (300452-CN)、奧翔醫藥 (603229-CN)、大理醫藥 (603963-CN) 等更連續兩天漲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其他如泰格醫藥 (300347-CN)、華北製藥 (603963-CN)、美康生物 (300439-CN) 等相關醫藥類股這兩天同樣紅通通。本周醫藥生物類股之所以放量大漲,主要是一部名為《我不是藥神》電影大賣,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描述一名中國商人從印度非法進口仿製葯出售給貧困患者,卻因涉嫌走私遭拘留,也揭露中國專利藥高價與患者支付能力的嚴重矛盾。
這部片的熱賣也引來中國官方的注意,上週末官媒更報導,相關部門將加快癌症治療藥物降價。日前中國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更表示,先前已通過 2017 年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將 15 個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的癌症治療藥品被納入醫保目錄。對於醫保目錄內的抗癌藥,接下來將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在充分考慮降稅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價格下降。
《我不是藥神》的隱喻故事:
在影片大賣、官方迅速反應的背後,正是因為影片點出中國社會的一大痛點,在中國專利藥價格高昂,
中國企業生產的仿製藥卻長期面臨「安全、無用」的尷尬問題,根本沒人要吃,品質遠不及專利藥品。
很多人在問,中國醫藥企業為何仿不出救命藥?據瞭解,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導致的醫藥專利壁壘,導致無法像印度可以使用強制專利特許。
另一方面,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仿製藥市場。不過,即使是仿製,也很難達到「高仿」。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由於各種原因,中國仿製藥行業大而不強,藥品品質差異大,病人對於高品質仿製藥的需求與現行藥品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也就是說,在中國開發仿製藥的整個產業鏈,從原料到輔料,由臨床到審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不足,甚至有中國媒體形容,改變的難度不比晶片低。儘管近來中國官方努力加快新藥審批,推動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等,以及新版醫保目錄等,讓中國內部有研發能力的藥廠能加速成長,但要追上這麼多年來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於中國藥業 券商這麼看:
西南證券表示,近期中國官方加快腫瘤藥審批及降價進醫保解決支付問題。結構化醫藥牛市很可能貫穿未來五年。預估接下來 7-9 月份是今年醫藥結構性牛市的關鍵時間點,相對於上半年很可能分化更為明顯,業績催化及估值切換為其核心因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浙商證券指出,醫改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創新藥要「新」,改良藥要「優」,仿製藥要「同」進一步落實。指出創新藥和一致性評價作為重點推進領域仍是未來的投資主線。特別是在後續政策的不斷跟進下,優質創新藥企業、以及擁有重大仿製品種、有望通過一致性評價擴大份額的仿製藥企業急待價值重估。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