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近10年全台故意殺人案件發生件數逐年下降,從2008年的803件到2013年的474件,2017年來到399件。但是台灣民眾似乎對於社會治安提升的感受度不高,不僅近年來出現多幾重大社會事件,其所引發的集體恐慌導致民眾不安發酵期拉長,甚至有少數模仿案例產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直言,其實理由不難探究。他分析,現在媒體報導方式與環境,跟10年、20年前比較有非常大的改變,「這個差異有多重複雜的因素,除了今天媒體報導的強度之外,網路的發達也對於媒體報導的本質產生很大影響。」這種改變之下,使得媒體太過仰賴收視率、點閱率。
▲近10年全台故意殺人案件發生件數逐年下降。(表/警政署統計網)
因此,每當重要社會事件發生,媒體報導強度所激起的漣漪與渲染力,對社會的影響層面都比過往更加廣泛。張書森指出,以近期一連發生多起分屍案為例,網路、媒體的發達雖然讓資訊更加流通,但也產生代價,會有更多人受到影響,尤其是一些易感受性的族群、對於媒體報導較缺乏判斷力的人、年紀較輕的人,甚至是記者本身。
除了這些「外人」外,案件本身的受害家屬、周邊朋友更是社會大眾關注焦點。張書森說:「因為媒體報導的強度與詳細度,家屬所受到的衝擊與壓力都比以往大,且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注也很多。」這些都是現代社會發展下,必須要正視的代價。
當重大社會案件發生一段時間後,網路上的討論熱度開始退燒、媒體紛紛轉移焦點、民眾也開始關心別的事後,這些被遺忘在角落的傷口是否真的癒合?還是在下一次又發生令人震驚案件後,讓結痂的地方再度被血淋淋的揭開?張書森認為,到底台灣社會多久能復原,這要看整體媒體環境與體制如何發展,民眾是否能意識到「當代媒體報導的方式,會帶來種種正面及負面的效果」。不只是這次的分屍案,而是所有社會事件的發生所造成的影響時間、深度有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這條復原之路該怎麼走?張書森表示,因應現代媒體環境的挑戰,對於個人來說,可能要增加「媒體識讀」的能力,進而產生抵抗力,要學習「去使用媒體跟網路」而不是「被網路和媒體使用」。他還提到:「媒體也要有自我管理的精神,甚至需要來自外部的壓力,像是一般大眾可以形成一種共識,因為有時在商業邏輯的思維下,確實無法只靠媒體自發性管理來改變現況。」
他舉例:「這就好像是一種新時代的空氣汙染一樣!」但它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物理性的粒子,它是一種社會傳播的媒介與訊息,就好像空汙會有空汙法去管制,那這些對於社會有危害疑慮的訊息,是不是也可以有方法來因應?「我們要怎麼產生共識與方法去解決,這才是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