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唐湘龍/厲害了 我的台灣

▲大陸記者葉青林在臉書發文「台灣,不說再見」。(圖/取材自葉班長說台灣粉絲頁)
文/唐湘龍-2018-06-28 08:46:53
這真的厲害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個大陸媒體記者,被台灣當局封殺入境。昨天,大陸國台辦記者會點名此事,批評台灣政府在兩岸媒體相互蹲點採訪上頭「開了惡例」。為兩岸新聞交流「設置障礙」。這個記者叫葉青林。他發文「台灣,不說再見」。意思大概也清楚:他想來。他還想來。而且,早晚有一天,他會再來。

雖然,在大陸的媒體平台上,「台灣熱」早就不熱了。早就退燒了。十年前,真的很熱。根本算火。和台灣有關的帶狀節目一檔一檔開,收視率都好。現在,不是兩岸交惡的問題,而是收視率反映,大陸觀眾對台灣沒啥興趣了。和台灣有關的節目,除了央視、東南、廈門之外,不是收攤,就是轉題。

他們的新聞、節目,台灣都不准露出。不只陸媒,連香港、澳門的媒體也都不准落地。這些媒體的「台灣視角」,只有在網路上可以看到。重點是:台灣已經不熱了。大陸民眾對台灣的「好奇心」已經用完了。幾十年來對台灣的「寶島情結」不復存在。

「台灣什麼都好」的政治幻覺已經破滅。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只有人。別再敝帚自珍。

倒是台灣現在掀起「大陸熱」,會熱多久?言之過早。但如果要認識大陸,起碼要知道大陸現在怎麼認識台灣。從在台陸媒生態去觀察這個認識的變化是一種獨門的準確。「十年一覺台灣夢」,大陸朋友普遍已經沒有對台灣的「青睞」、「特別」。20年前,台灣人普遍流露出來的優越感別再拿出來,不然會被笑死。

20年前,台灣海陸兩會最忙的工作就是劫機、偷渡客。理由都是台灣自由、繁榮。現在,再劫機、再偷渡,也會被笑。十九是個搞不清狀況的神經病。陳水扁的時代,收容偷渡客的新竹、宜蘭「靖廬」人滿為患,台灣官方常常還要販賣一種「假煩惱」,偷渡客太多了,兩岸落差太大了,好煩吶。現在,不用再煩了。

「偷渡客」就是用腳投票。是最準確的「制度民調」。

葉青林。大陸東南衛視記者。像是幾個在台灣長期駐點的媒體一樣,東南衛視有幾位新聞工作同仁輪調台灣。葉青林是其中之一。他們都很年輕,未婚的、初婚的、葉青林算比較資深,駐台十年左右。這十年,他從單身到人夫、人父,我算一路看著。因為來台夠久,暱稱「班長」,「葉班長說台灣」讓他成了知名的「youtuber」。

輪調倒不是單為了顧家,在兩岸直航的時代,他們來來去去,往返福州、台北,算方便。但輪調是台灣方面的規定,一輪三個月,得延長一次。半年到了,管你什麼理由,就得回家一陣子。所以,這些駐台陸媒就成了「候鳥」,季節性遷徙成了他們這些年的生活型態。

他們的思鄉是有點複雜的。很多人,對台灣動了真感情,在這兒想那兒,在那兒想這兒。台灣,都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了。幸好有網路,不管在哪裡,思念另一個家,沒有太痛苦。

和他們互動是我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是透過「刻板印象」思考這些陸媒。但是,如果要認識他們,兩個基準點。

一、雖然有政治立場的基本差異,但是,他們對台灣都友善。非常友善。如果要說「愛台灣」,我認識的陸媒朋友,個個不輸。他們對台灣的情感可不只是蹲點工作,絕大部分都熟門熟路,風土人情,頭頭是道。

二、雖然陸媒皆官媒,但如果要醜化他們的專業性,實在自慚形穢。在目前的兩岸框架下,他們的報導總有些敏感性。所以,他們比較嚴謹。沒有八卦。沒有腥羶色。他們對台灣的報導是深度的。準確度更遠高於多數台灣媒體。簡單講,這十年,我沒看過陸媒有發出台灣的「假新聞」。

這一次,陸委會控訴葉青林製造「假新聞」。那是一則年初花蓮震災,葉青林在救災現場的報導,葉青林報導日本搜救隊因為現在危險性不確定,不願進入。遭到不只官方,包括自由時報等深綠媒體點名痛批。

之後,葉青林將影音上傳。看完之後,我深深為台灣的官方、官媒汗顏。最近,蔡政府還準備以「假新聞,關三天」的手法恫嚇媒體。但看完這些視頻,誰該「關三天」,應該不會是葉青林。

葉青林的新聞沒有問題。

但沒想到,台灣的陸委會竟然「做賊喊捉賊」,好意思以「假新聞」為名,禁止葉青林的輪調申請。

國台辦似乎有點意外,為葉青林叫屈。其實,台灣很多朋友都覺得意外,紛紛問詳。好像覺得蔡英文政府不該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好像這樣的「政治限制」不可思議。我只能說:真不了解民進黨。真不了解蔡英文。真不了解台灣。難怪台灣政治越走越死,難怪兩岸關係越來越糟。

之前,葉青林要返回福州之前,我告訴他:「你可能來不了了。」

我不是兩岸政治的「章魚哥」。我沒有什麼「神預測」。預測民進黨的思維,不必花什麼精神。反正,政治掛帥,太人性、理性的分析,都會摃龜。

我有跟葉青林說再見。因為,我知道他傷了蔡政府的面子。他低估了這種「見笑轉生氣」的情緒反應,遠比新聞的真假更重要。這20年,關於台灣內部事務,台灣官方還沒發生過被陸媒打臉的事,這是頭一回。在民進黨,是政治上的死罪。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