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推廣雜糧使利器 農糧署助宜蘭友善小農機械採收大豆

▲推廣雜糧種植,農糧署助宜蘭友善小農以機械採收大豆。(圖/記者李清貴攝 , 2018.06.26\\)
記者李清貴/宜蘭報導-2018-06-26 20:01:21
為協助宜蘭縣內種植大豆雜糧的小農可以利用機械採收,減少人力付出,增加種植意願,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今(26)日請來南部大豆採收業者北上示範機械採收,原本人工採收需要兩個星期,現在以機械採收只要30分鐘,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頗獲以友善方式耕作的小農讚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宜蘭地區以種植稻米為主,近來有一批小農改種大豆雜糧,據在三星地區種植雜糧的農民吳慶鐘表示,以前種植大豆都只是小面積,今年已經有一公頃左右,過去大多種植稻米,但因為稻米這幾年來生產過剩,銷售上碰到很多問題,反而是國產的黃豆及黑豆需求量大增,加上製成手工的醬油、豆腐乳、豆漿、豆奶等產品,非常受消費者喜好,這是導致轉作大豆雜糧的主要原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糧署東區分署分署長陳啟榮表示,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目地是要推廣國產雜糧。陳啟榮指出,台灣每年進口雜糧平均800萬公噸,但國產紙有48萬公噸,自給率只有6%。而宜蘭地區的雜糧機械耕作比較少,所以推廣不易,因此,特別從南部引進機械採收,可以讓宜蘭種植雜糧更省工,讓更多人願意種植。

宜蘭以友善耕作的農友也成立了「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該社理事主席李婉甄表示,這組織都是友善耕作的小農,而機械收割可以解決生產上很大的困境。李婉甄說,機械收割從收割到脫粒只要30分鐘,如果以人工進行的話,至少要兩個禮拜以上,因此,現在有機械代勞就可以比較放心的擴大耕作面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