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是故總統蔣經國先生逝世30周年的日子,包括中國國民黨及多個民間團體皆舉辦相關紀念活動,雖然活動很多,但坦白講真正有感的人卻不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在中正紀念堂前舉辦的「捍衛中華民國,捍衛兩蔣歷史定位」簽名活動來說,參與者多是中央軍事院校退伍軍人及將領,以及愛國民間團體,年齡層普遍偏高,他們很多都曾是兩蔣的部舊、侍從,或是曾在兩蔣執政時期下走過台灣那段風雨飄搖、堅苦卓絕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兩蔣對中華民國的存在,及台灣的發展及建設,有著重大且無可抹滅的功勞。
然而,面對擺放在現場將近一半的紅板凳沒有人坐,不難看出這議題確實難以引起其他人的共鳴,「尤其是年輕人」。對年輕一代來說,兩蔣或許對台灣有功績,但離他們的生活遙遠,加上民進黨政府一再去中國化、去蔣化後,兩蔣也許只剩下歷史課本上的人名,以及偶爾看到的中正路及蔣公銅像。與其說他們對兩蔣無感,其實是根本無從認識兩蔣。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中國國民黨在位時,並未強化人民對兩蔣執政的正確認知,等到失去政權後,也失去對歷史的詮釋權,更拿不回教科書的主導權。所以,每到蔣中正或蔣經國逝世或誕辰紀念日時,總是會被民進黨刻意冠上紀念獨裁、威權復辟的大帽子,一陣抹黑汙名化後,去除紀念的正當性,民眾久而久之也都淡忘、遺忘。這也是很多蔣家部舊所感嘆,「政府刻意放大兩蔣的過,而不去談兩蔣的功」,歷史會有公評,但絕對不是某個人或某個黨說了算。
對國民黨來說,找尋蔣經國精神成了一種慰藉,屢屢透過活動訴求民眾認同,但活動「只有紀念,沒有傳承,更遑論要延續」。多年來,國民黨無不希望能夠複製出蔣經國模式,喚起民眾對蔣經國清廉自持、用人唯才、無私無我的領袖特質以及那個時代的美好,只是一直找不到對的方法與台灣民眾對話,延續蔣經國的經濟建設、及民主化,幾位政治人物大打「經國牌」,卻總是流於表面,最後淪為樣板,實在可惜。
至於民進黨,則是將兩蔣視為仇寇,放任支持者激化對立,扭曲歷史。蔡英文應該警惕的是,如果愈來愈多人懷念甚至希望回到過去民進黨口中所謂「威權時代」的話,就表示愈來愈多人對執政者的不滿與否定。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黨禁,造就了民進黨,結果現在民進黨卻以「獨裁者」視之,絲毫未見開放包容之態度,師心自用,令人唏噓。
過去典範今已難尋,也不可能複製。蔣經國之所以受台灣人民愛戴、懷念,固然有大時代因素,但重點在於他高瞻遠矚的眼界及當做即做的魄力,為台灣建立了良好的民主化制度,種種施政舉措及建設,直到現在台灣人都還在享受其所帶來的效益。想想現今政壇上的藍綠白人物,都想學蔣經國,除了沾光外,有哪一位可以真正做到?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
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