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一定會引起現役憲兵與「後憲」團體的反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月1日元旦,憲兵指揮部提供給四大報憲兵快速反應連的編成照片,新聞內容為為強化台北衛戍防衛戰力,國防部核定將憲兵勤務連警衛排擴編,成為具有快速反應戰力的「憲兵快速反應連」,該部首任為女性連長–張書毓。
為因應「斬首戰」與加強台北衛戍區的防衛與緊急應變能力,國安高層先前曾調派陸戰隊1營兵力進駐復興崗,駐防台北的4個憲兵營也進行裝備換裝;憲兵指揮部與國防部與參謀本部協商後,決議再成立一支快速反應連。在擴編為快反連後,還將納入雲豹8輪甲車、反空機降與反特攻等裝備,並以最快速度編實兵力。
憲兵快反連這麼快成軍或許跟蔡總統視察空軍作戰指揮部時,特別點名要注意「低空不明目標」的威脅有關,當天後續的電子媒體就訪問軍事評論員,指出所謂的低空不明目標就是無人機與巡弋飛彈,為因應敵新型態威脅,憲兵鐵衛怎麼可以坐視首都遭到敵斬首呢?
▲憲兵指揮部下挾憲兵特勤隊,專司北部地區的反恐任務,有論者以為,只需強化特勤隊的裝備或是擴編即可達成首都衛戍任務,不須再另行成立快反連。(圖/NOWnews資料照,記者陳明安攝)
真的要以擴編的憲兵機車連擔任反斬首任務嗎?對於這樣的疑問,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在1月2日的例行記者會表示,憲指部快反連主要運用重型機車能快速機動的特性,強化衛戍區的警衛,僅是一個連的兵力,外界毋須過分強調「反斬首」議題。但明明是憲兵指揮部主動公布憲兵快反連的成軍訊息,又何以國防部新聞處要急著否認不要太強調反斬首議題?
首都衛戍戰誰來?
先前本專欄曾提及,陸戰隊調派1營兵力進駐復興崗後,引起憲兵高層關注,連續舉行兩次媒體參訪,在國慶與基地開放中也積極搶曝光,相關內文請參見本欄:《首都護衛下的軍事政治學》
這場首都衛戍戰到最後於2018年1月1日開花結果–憲兵快反連編成。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憲兵各營的名稱與配置地點不再是機密,只要輸入幾個關鍵字就可得出一些首都衛戍兵力的答案,例如輸入憲兵鐵衛、憲兵官邸、憲兵裝憲等等,甚至會出現裝憲239營字樣,讀者可以驚訝的發現,其實憲兵大部分兵力除各地憲兵隊外,都配置在首都周遭護衛,但為因應敵可能強大的威脅,於是又將1營陸戰隊調派復興崗。
試想一個狀況:即使戰時首都憲兵部隊與復興崗的陸戰隊都不敵敵軍,但總還是有關渡地區的陸軍兵力前來「救駕」,最後也會有林口駐地的憲兵前來迎敵。若說因為敵有新武器或是新戰法,在加派兵力或是添購新裝備給上述部隊使用即可,要不然就是更精進「萬鈞」計畫,早一步讓元首避難,怎麼會是選擇「擴編」機車排成快反連呢?說的直白些,憲兵機車排擴編後多了8輪車車,配備了新的反恐裝備,所執行的業務還跟裝憲營與其他各營有所重疊,這是哪招?
再者,新編的快反連除了操作原本的重機外,還需接裝8輪甲車,遂行台北衛戍區的反空機降、特攻與突擊任務,想著想著這首位快反連連長的擔子也太重了吧!
憲兵機車連與憲兵的角色
自從國防部不再以攻勢作戰當做戰略指導以後,部隊人數一直裁減,歷經了十年兵力整建、精實、精進、精粹案後、原本陸軍、海軍、空軍、聯勤、後備、憲兵6個司令部精簡,聯勤併入陸軍,後備與憲兵降為指揮部。在這整併的過程中,各軍兵種可謂「各顯神通」,想方設法的不讓上級裁減自己的員額。
2006年,空軍警衛單位的11個營改隸憲兵,2013年海軍配合精粹案,將5個警衛營裁撤,由憲兵撥交2營兵力補充,機場與軍港的衛兵由憲兵站崗,形成「空軍憲兵」、「陸戰隊憲兵」特殊景象。2016年爆發的陸戰隊警衛營虐殺流浪狗事件,就有著退役的陸戰網友酸:「他們不是真陸戰隊」的批判。雖然國防部說用憲兵來守衛機場與軍港有其戰術考量(有嗎?),但一般都認為,這是憲兵藉由「站衛兵」的機會保住自己的兵員額度。
原本憲兵司令部勤務營機車連,在2012年因精粹案影響縮編成排,截自2017年8月,這個排編制的官士兵高達56人,而在2012年後,後憲團體就多次呼籲國防部應恢復該單位為連級編制,畢竟這是國家的「門面」。這項努力最終在今年元旦達成–擴編成快反連。但我們在此要提出反論,究竟憲兵機車連以及整個憲兵這種軍種的角色為何?
憲兵機車連平時負責重大慶典禮儀、前導、外賓來訪時的引導護衛任務,一般時期負責營區警衛與安全防護工作,戰時執行衛戍區觀測與偵蒐任務。但我們要指出的是,由於通訊器材的發達,因此用重型機車來當作戰場傳令的機會降低不少,承平時期尤其是慶典重點期間,一整排重機開場與前導雖然好不威風,然後呢?
▲憲兵指揮部於2017年下半年舉行多場次操演。(圖/NOWnews資料照,記者呂烱昌攝 )
部隊各單位特性各異,但一般來說,這種類似儀典或是管樂儀隊的編制,並沒有辦法完全刪減但比例應越小越好,因為納稅人花錢養部隊是用來打仗而不是來閱兵的,況且並不是每天都有基地開放、國慶或是晉升之類的慶典活動,因此維持最低編制是合理的。
整個憲兵快反連編成的弔詭在於,既要擔任慶典時禮賓任務又要肩負反斬首作戰,面對新式攻擊手段(無人機、巡弋飛彈等)時也使不上力,整個大台北地區又有數個單位可以臨戰時前來救援,那恢復連級編制的快反連用意何在?
就整體來說,全世界武裝部隊憲兵占全體軍隊人數的比例不高,因為任務相對單純–軍隊警察(Military Police),但台灣憲兵部隊有它自己的「傳統」,加上威權時代政府將憲兵當作「御林軍」來看待,必要時可以壓制不穩定的軍方單位所可能的叛變,派駐在各縣市的憲兵隊也可擔任彈壓暴民的任務,這種直白的說法當然引起許多人的不悅,但過往的現實不就是這樣?
台灣從威權體制演變到現今的民主體制,憲兵依舊有自己的人事任命與升遷管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除非國防部將憲兵非軍事警察以外的任務移除,否則未來憲兵部隊還是會以各種方式「因應」上級交辦的裁撤壓力,快反連的編成就是一例。
究竟台灣憲兵部隊的任務與機車連的職責是什麼?可不可以將非必要業務移撥給其他專業單位?當然可以討論,只不過憲兵高層會把這些業務「讓」出去嗎?
筊杯吧。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
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今日觀點》開拓不同的視野
●《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