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經濟10大新聞 港股突破3萬點大關 G

鉅亨網 / NOWnews
鉅亨網-2017-12-25 13:32:42
2017 年全球經濟持續復甦,雖然美國 3 度升息,但無礙美股續創新高,香港市場亦現「新大時代」,港股一度突破 3 萬點大關,樓市更創新高紀錄,市場一片榮景,港府上調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 3.7%。年內,香港推出多項長遠發展規劃,增強香港的競爭力。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港《文匯報》財經部在歲末年終,根據事件的標誌性、社會關注度、對今後經濟發展的推進作用等標準,選出香港 2017 年 10 件經濟大事。

1、恒指 10 年來首越 3 萬點 騰訊倍升
港股於 11 月 22 日突破 3 萬點大關。
2017 年港股出現「新大時代」,下半年再現全民抽新股熱潮,在北水加速流入,及股王騰訊 (0700-HK) 等科技股帶動下,大市牛氣十足。11 月 22 日,恒指 10 年來首次重上 3 萬點,當日最高見 30199 點,距 31958 點的歷史高位不足 2000 點,全日收報 30003 點,當日總成交金額 1574 億元 (港元,下同)。港股總市值於 11 月 22 日創下 33 兆 6464 億元的新高。

騰訊股價
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 12 月 15 日,港股成交額連續 30 日超過 1000 億元,是自 2015 年 3 月以來成交額持續過千億的最長期間。滬港通及深港通成交量顯著增加,北向總成交 2 兆 1820 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 195.7%;南向總成交 2 兆 1570 億元,按年增加 173.7%。

在「新大時代」下,藍籌股普遍造好,新經濟股亦受到追捧。其中重磅股騰訊屢創新高,自年初開始一路走高,11 月 21 日曾高見 439.6 元,較年初首日開盤價 (188 元) 勁升 1.33 倍,市值超過 4 兆元,相當於港股總市值的 1/10 有多。

2、證監叫停多宗 IPO 廉署介入查「謎網股」
香港貴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也是鱷魚潭,「老千股」橫行,香港證監會 2017 年初已叫停多檔新股上市,掀起了這輪「監管風暴」的序幕。到 5 月份,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 5 月列出「50 檔不能買的港股」名單,這些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且關係複雜,形成一張撲朔迷離的「關係網」。之後,多檔「謎網股」被勒令停牌,目前被證監會勒令停牌或自動停牌的「謎網股」已達 8 間。

12 月 7 日,事件再次升級,廉政公署與證監會聯手,拘捕康宏環球 (1019-HK)3 位高層及 1 位前高層協助調查,懷疑他們涉嫌貪污,該股亦主動申請停牌,康宏正是「謎網股」風暴中心的核心股。正當廉署還在調查當中,好戲在後頭,12 月 19 日,康宏以民事方式入稟高院,向曹貴子等 24 人及 4 家公司追討損失。

3、引入同股不同權 25 年來最大變革
2017 年 12 月 15 日,港交所公佈《有關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諮詢文件》諮詢總結,放棄設立創新板,改為在《主板規則》新增兩個章節,三類公司可用同股不同權形式在港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這是 1993 年引入 H 股以來大約 25 年裡該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變革。

三類公司都必須符合「新經濟定義」、並要達到規定的市值要求:一,新上市公司上市市值最低為 100 億元,並有 10 億元收入;若市值達 400 億元,則不設收入要求。二,已在美英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市值要求是 100 億元。三,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市值最低 15 億元,容許未有收入,惟公司不能在極初期的研發階段。

同時,同股不同權最多「1 股 10 票」,特別投票權設退場條款,持有人離任、身故又或賣股,特別投票權就會喪失。港交所料最快 2018 年第 3 季有同股不同權公司在港上市。

4、擴區域經濟 加入大灣區 簽東盟自貿協定
香港 2017 年在融入區域經濟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李克強總理於 2017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7 月 1 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另外,香港與東盟於 11 月 12 日在菲律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相關《投資協定》。12 月 14 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訪京期間,再與發改委簽署關於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協議。

5、樓價屢創新高 超人高價賣中環中心
2017 年樓市熾熱,雖然年中經歷美國升息和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衝擊,以及香港金管局出招及政府換屆影響,不過樓價仍然升勢強勁,多個新盤賣樓出現萬人空巷的誇張場面。

樓價指數 2017 年屢創新高,CCL 由 1 月初的 144.28 點,升至最新的 165.3 點,升幅 14.6%。樓價高之餘,2017 年香港還誕生多個百億地王。

商廈價格亦不遑多讓,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是李嘉誠旗下長實 11 月 1 日宣佈,以 402 億元出售所持 75% 中環中心權益,創出香港史上最貴商廈成交,以所持樓面約 122.27 萬方呎計,呎價 32877 元。

6、新經濟股登場 閱文凍資 5200 億最勁
2017 年港股迎來一股新經濟股上市熱潮,熱潮由號稱「香港首檔 FinTech 股」的眾安在線 (6060-HK) 帶起,獲近 392 倍超額認購,逾 12 萬市民認購,9 月 28 日掛牌當日逆市升 9.21%。其後,還有騰訊分拆的閱文集團 (0772-HK)、具「三馬概念」的汽車交易平台易鑫 (2858-HK),以及獲李嘉誠入股的電競品牌雷蛇 (1337-HK) 上市。

閱文集團股價
其中,閱文獲逾 40 萬市民認購,超購逾 623 倍,凍資約 5200 億元成為香港新股史上第 2 大新股「凍資王」,11 月 8 日首日上市 18 分鐘速成「紅底股」,當日收盤勁升 86%,投資者一手賬面賺 9480 元,成為歷來第 4 大最賺錢新股。據了解,小米、騰訊旗下 QQ 音樂、平安保險旗下陸金所等多檔新經濟股,有意 2018 年來港上市。

7、比特幣瘋漲 兩地先後叫停 ICO
2017 年炒風最誇張的當屬比特幣等一眾「虛擬貨幣」,由 2017 年年頭的約 1000 美元水平,到年尾一度升穿 2 萬美元,升幅高達 19 倍。大陸民眾自 2015 年人民幣走弱之時,已經開始熱炒比特幣,帶動比特幣價格一路上升,許多打着區塊鏈技術的「首次代幣發行」(ICO) 項目湧現,在市場圈錢。

比特幣最新走勢 (圖:Coindesk)
9 月 4 日,人行協同內地多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定性 ICO 為非法公開融資行為,要求比特幣交易平台及各類代幣融資活動立即停止。9 月 5 日,香港證監會亦發表聲明提醒部分 ICO 活動受到香港證券法例的規管。

自此,大陸的「虛擬貨幣」炒風頓時煞停,部分炒賣活動轉到海外。目前美、日、韓等的炒風更烈,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更分別於 12 月 10 日及 18 日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

8、推金融監管沙盒 促金融科技發展
為推動香港的金融科技及創新,證監會、金管局及保監局於 9 月 29 日同時宣佈推出新措施。證監會宣佈推出「監管沙盒」,讓券商及初創企業可試行金融科技。金管局則推出 7 招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包括升級版的「沙盒」、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及研究虛擬銀行發牌等,與銀行、科技界等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

另外,保險業監管局亦推出保險科技沙盒及快速通道兩項先導計劃,以推動香港保險科技的發展及應用。

9、債券通開通 互聯互通再邁步
繼 2014 年推出滬港通、2016 年推出深港通後,2017 年 7 月 3 日,「債券通」正式開通,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翻新篇章,進一步突顯香港是大陸市場和投資者與國際接軌的橋頭堡的作用。在「債券通」正式開通之後,境外機構明顯加大了對人民幣債券的增持力度,連續刷新歷史新高。

人行資料顯示,截至 2017 年 10 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餘額創下 1 兆 1056.58 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新高。2017 年前 10 個月,境外機構已累計增持人民幣債券 3059 億元人民幣。

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香港作為風險可控的「試驗田」,協助國家有秩序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此同時,香港的離岸人民幣 (CNH) 業務領先全球,擁有最大的離岸資金池,亦負責處理境外約 70% 的人民幣支付交易。

10、訪港旅遊業復甦 港經濟提速
世界主要地區的經濟在 2017 持續復甦,亞洲地區的表現尤其理想,香港隨着全球經濟環境向好,2017 年首季經濟增長 4.3%,第 2 季增長 3.9%,第 3 季增長 3.6%,為連續 4 季增長幅度高於過去 10 年每年 2.9% 的趨勢。2017 年首 3 季經濟增長達到 3.9%,主要是因為貿易及貨運都往來暢旺,而且訪港旅遊業復甦,讓服務輸出增長加快,而內部需求亦保持堅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府上調 2017 年經濟增長預測至 3.7%,高於 8 月時公佈的 3% 至 4% 預測範圍的中間點。若香港 2017 年全年經濟增長能達 3.7%,將會是近 6 年來最高增幅。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