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保留中正紀念堂?我沒有意見。但蔣介石當然功在台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趁著「一例一休」修法引爆的熱戰,「促轉條例」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這不是「轉移焦點」。因為根本轉移不了。沒什麼人在關心「促轉」過關。談不起勁兒。這是「混水摸魚」,在混亂、失控的狀態裡,滿足犯罪慾望。
這不是偶然。這是民進黨主政時常常發生的情況。這是一種慣性。一種民進黨才有的政治聰明:在一個吸引眼球、能量的議題上必敗(一例一休),那至少趁亂也要夾帶一些爭議性的案子過關(促轉)。
時隔一年,「一例一休」再度用「多數暴力」硬上,現在進入一個月協商期。這個法不管怎麼修,民進黨註定重傷。不只傷到了勞工和青年兩個票倉,更傷到了臨淵履薄的蔡賴關係。蔡賴決裂的苗子已經發芽。就等最後一根稻草。
反正就是這麼糟了,那麼,「促轉條例」至少可以穩住基本盤。嚴格講,不只穩住深綠基本盤,而是為台灣近、現代史做了非常大膽、選擇性的裁剪。從此,台獨史觀定於一尊。台獨的文化洗腦接近完成,兩岸連體嬰的政治切割手術接近完成。國民黨無能發展正確的歷史論述,年輕世代急著「拋棄繼承」,被挑動的世代矛盾,讓國民黨眼看著光榮歷史全面被黑,連呼救的聲音都發不出來。
這不是歷史事實。這是政治正確。歷史事實的選擇性解讀以牽就政治正確的需要,是台灣20年意識漂流的關鍵原因。現在,歷史改寫已經完成。在「完整而虛假的歷史」之上,台獨建國大業的心靈工程其實宣布峻工。
媒體只能勉強炒作蔣介石圖騰的處理困難。這不是重點。那是個冷戰的年代。那是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那是個強人的年代。那是個領導人不強,國家就不強的年代。那是個連美國都被「麥卡錫主義」困住的年代。那是個祕密外交、革命輸出、政治暗殺年代。那是個安全匱乏、人人自危的年代。「促轉條例」把時間、空間都做了蒙太奇式的切割,把那個時代關鍵的人和事直接「黑」掉,讓這個領導建國在先,守衛台灣在後的中國國民黨成了台灣現代史上的罪犯。
在這個歷史基調上,國民黨被扣上不當黨產、轉型正義的帽子,靈魂正在遊街。這種氛圍,明哲保身才是俊傑。識時務者為俊傑。國民黨裡最不缺的就是俊傑。
蔣介石被線性切割後,完全汙名化了。「威權」兩個字就把蔣介石所代表那段時空打入歷史的死牢。沒有一點點平衡論述。蔣介石,或是任何人都一樣,不可能「全功」,但怎麼可能「全過」?「怎麼可能有這種歷史?」台灣號稱民主,其實充斥著激進民粹。民粹最大的特徵就是讓人失去說理的勇氣。
就像蔡英文總統總愛講:「我負全責。」蔣介石不也是?政治不就是?但歷史不應該是。
這不可能期待民進黨,那是個幫派。誰敢質疑核心價值(台獨、反核),那就是政治自殺。只是,沒想到,這也無法期待國民黨。國民黨在民粹浪潮下幾乎滅頂,對吃力不討好的「歷史主權」不戰而降。
「去蔣」的法律基礎已經完備。未來一段時間,「蔣介石」將是政治提款機。從校名、路名、銅像、鈔票、硬幣...通通都可以炒作。每一次的炒作都是對「蔣介石」的鞭屍,每一次炒作都是對「國民黨」的凌遲。這種精神上的報復會持續很久。最高潮是什麼?最高潮就是大溪陵寢的處理。所有的「去蔣」如果去不了蔣介石浮葬至今的遺體,都不算完成。
當精神上已經妖魔化,肉體哪裡還有什麼神聖可言?國民黨和蔣氏家族可以想一想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了。
「促轉條例」的核心是史觀。「促轉條例」就是史觀合法修改條例。史觀被改、被黑,「蔣介石」成了不可說的名字,對走過那段歷史的絕大多數人而言,恐怕會有點不知如何真誠陳述自己的生命歷程?更不要說像是日殖時代高砂義勇隊、慰安婦這種當代政治不正確的促轉議題。當韓國用彰顯歷史的慰安婦、獨島蝦來迎接川普,反擊日本,民進黨政府竟然用掩耳走避的態度閃過痛苦。
這種修改,有點維基百科的味道。一種網路較量。所有的存在基礎只在於:相信最後會在最接近事實面貌的那一點停住。
不信公義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在面對政治時,真的有這麼自我沈澱的能力?還是,我們終究只能接受:所有的歷史都是為現代政治服務的現代史?一種政治對抗的產物。
當然不是簡單站在對抗的位置上,捍衛那個時代帶有統治需要的一切不幸。但不是這樣。當時的台灣命運只有兩個選擇:被蔣介石統治,或是被毛澤東統治?不要說都不要,如果只能選一個,你選哪一個?更何況,蔣介石對台灣的土地改革、經濟發展、教育普及有巨大貢獻,就算不談故宮寶物、上海黃金,重大歷史的角度,沒有蔣介石,台灣早就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用小歷史否定大歷史,台灣人真的要接受這種歷史教育嗎?太可怕了。
這不是歷史。我們轉進了自欺欺人的歷史黑洞。對過去和現代的少數受害者都冷漠以對。當聽不見良心的召喚,有一天,我們將呼救無門。
民進黨放棄了客觀論述蔣介石的權利,接手做這件事的,一定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反覆和錯亂,才是真正的「台灣人的悲哀」。
●作者:唐湘龍/資深新聞工作者、政論節目資深評論員、電台節目主持人。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