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季欣文、王佳蓉老師以「薪」情好, 好「心」情?-台南市家戶所得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相關性為題,指導李承哲、段鈞騰、吳得瑀、歐曜菘等四位學生,榮獲今年台南市國中學生獨立研究競賽人文社會科學組第一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承哲表示,台南近期屢傳客運司機開車途中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事件,而小北百貨的老董因心肌梗塞猝逝更令人惋惜,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台灣一直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研究團隊蒐集了104年財政部及台南市衛生局所公布的台南市三十七個行政區家戶所得、醫師人數、病床數、救護車數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統計數據,以三種不同的研究模式,加以分析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與醫療資源、家戶所得之間的相關性。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研究員所發表的文獻,全民健保開辦十年後,國人的平均壽命並未明顯延長,因為貧富差距造成的壽命差距也沒有太大改變,凸顯健保讓台灣人人可看病、方便看病,卻無法延長壽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後甲國中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儘管台灣因實施全民健保,提升就醫可近性及降低病患經濟障礙,但台南市城鄉間醫療資源卻存在不小的落差,其實,家戶所得才是影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所得愈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愈低。所得高者,願意投資醫療保險或以自付醫療費用方式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以提升其健康照護品質;反之,低社經地位的病患缺乏健康生活型態與行為,不足的健康與疾病意識,加上社會支持與社會網絡較少。
該研究提供給大家一些思考的方向,要有效地縮小健康差異,只靠全民健保是不夠的,全民健保必須結合初級的疾病預防,以減少危害健康的生活型態,研究團隊更建議衛福部應加強民眾衛教宣導,使民眾提升健康常識及解讀能力,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疾病初級預防觀念,以減少死亡的發生風險,再者政府應根本上改善社經狀況的不平等,才能朝促進全民健康、消弭健康不平等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