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誦經助念的65歲婦人,10年前出現眩暈症狀,一直未能獲得真正改善,最近兩年出現常態性頭暈,在姿勢變換時尤其明顯,走路無力、搖晃,平衡感也變差,甚至容易跌倒,還會感覺腸胃脹氣不適。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小腦萎縮症,她得知罹患此症後意志消沉,但並未放棄治療,在經過中醫近3個月的診治,不適症狀已改善近3成,目前仍持續治療中。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腦萎縮症是一種逐漸退化的疾病,部分與基因異常有關,仍有部分原因未明。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好發於20至50歲之間,發病初期,年輕患者常會被誤診為是梅尼爾氏症而追蹤治療;老年人則可能朝向帕金森氏症或阿茲海默症進行治療,直到治療效果不佳,透過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和血液分析才進一步找到病因。
中醫診斷小腦萎縮症時,會以患者走起路來的搖晃程度和步態,以及說話流暢度和吞嚥能力有無改變來判斷病情進展。臨床發現,逾8成小腦萎縮患者主訴有頭暈、眩暈嚴重及平衡感異常的表現,另外會有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或容易嗆食、寫字變小且潦草不等。
此外,小腦萎縮症的病程有快慢之分,若病程快者,半年至一年半內就會出現雙腳無力、無法行走,最後必須臥床、生活無法完全自理,就連目前醫藥技術也束手無策。然而多數患者屬於不可逆的漸進性退化,病程較緩慢,藉由中醫治療能有所改善,或許無法根治,卻有助延緩病情惡化,但至少需一年共三階段的耐心治療,才能收效。
張賜興強調,小腦萎縮症多半是脊髓及小腦功能失調所引發,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腎精不足、腎氣虛損,自然就容易引起腦部退化。值得注意的是,腎虛易出現眩暈,而眩暈者中又有近7成合併有腸胃不適、胃脹、消化不良、噁心欲吐,以致內服藥物的吸收力跟著打折扣,因此治療過程也應兼顧腸胃健康的照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家族遺傳並非致病的唯一因子,張賜興曾收治一名50歲男性,任職齒模技術人員長達2、30年,無家族病史,因工作型態需長期熬夜加班,肝腎虛耗過度。某天突然發病,從頻尿、言語障礙到腰腳無力、行動力變差,僅約兩年光景,後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目前接受中醫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中。
現代宅男宅女多,許多人愛做夜貓族,張賜興特別提醒,最晚午夜前必須入睡,這有助腦內激素正常分泌,肝膽毒素也能正常進行代謝排毒作用,每天至少睡足6至7小時為佳。平時應少食麵包、饅頭、醃漬、加工食品等發酵性食物,高油脂、冰冷食物也應節制,房事勿過度以免腎氣虛耗。惟有腎氣、腸胃調理好,才能強健體魄不讓疾病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