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遺址搜密 月夜飄盪的前小琉球「特種監獄」

▲小琉球少年感化院也曾在1974年前後發生監獄暴動。(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記者宋德威.陳佩琪.蔡坤霖.陳宗傑/屏東報導-2017-11-07 03:03:56
「小琉球」位於屏東縣琉球鄉、高屏溪口之南,地形最高處稱龜仔路山,海拔約 87 公尺,古至今為航海者之指標。琉球島在這十幾年來,成為最熱門的觀光景點。小琉球地質屬珊瑚島,過去島上沒水、沒電,直到民國69年才有第一條電纜線,從林邊海底過來;直到民國70年,才從屏東牡丹水庫拉水管過來。大部分的遊客不知道,在日治初期的台灣本島監獄多為清代各廳舍;歷史文獻提到,明治37年(1904)在臺北、臺中及臺南三處監獄正式竣工後,為臺灣首批現代化的監獄。在幾十年前的小琉球居民稀少,均以農、漁為生,在島上曾經有一座軍事化高壓管制的監獄和少年感化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琉球少年感化院也曾在1974年前後,因「學生」受不了軍事化高壓管理,內也曾發生監獄暴動。(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過去戒嚴法實施時,經過法院判矯正、保安處分才送管訓隊;據說那時的流氓不怕監獄,卻很怕管訓隊。究竟為何,讓我們跟著當地專業導覽人員訪查與耆老口述歷史,一同揭密南台灣外島,「小琉球特種監獄」的現況與歷史背景。

▲小琉球的環島公路初期也是由當時的管訓犯人,徒手敲打鑿造之作品。(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救國團20多年前也曾在過去的警總第三總隊營區舊址,舉辦過由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營蛙人部隊代訓的「小琉球戰鬥營」,該牆面(左)為當時繩索下降與滑降山訓課程訓練基地。(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島上曾經有一座軍事化高壓管制的管訓監獄與一座少年感化院。(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小琉球當地專業導覽解說員王先志表示,小琉球的環島公路、碼頭、港灣等,初期也是當時的管訓對象,徒手敲打鑿造之作品。(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不少文史工作者盼保留小琉球「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與「少年感化院」及相關歷史場域及遺址,製作現地解說牌,成為彰顯人權保障與轉型正義的最佳實體教材。(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歷史文獻提到,在戒嚴時期所公布的戒嚴法、動員戡亂時期懲治叛亂條例及檢肅匪諜條例等法令,致使部分「社會運動」者或「異議人士」而被判刑入獄。在民國46年時國防部曾奉指示「叛亂犯」不得與普通犯收容同處,便開始籌建特種監獄。當時國防部則規劃在小琉球設置特種監獄,稱「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管訓隊),專門收容當時的「叛亂犯」及「匪俘」,執行感化與感訓教育。

▲今昔對照,更添無限感慨,而不少文史工作者盼保留小琉球「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與「少年感化院」歷史場域及遺址,製作現地解說牌,成為彰顯人權保障與轉型正義的最佳實體教材。(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在管訓隊「新生」口耳相傳,如同人間地獄,是恐怖的、黑暗的、不民主的地方。而受刑人往往會覺得生命沒有保障,疑慮重重,心中充滿了極度的惶恐與不安,不知入監後日子如何過。(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當今許多電影裡,描述著台灣過去時空的司法監獄的狀況,收容人士多為觸犯當時的法條,追朔過去最早期軍法審判的受刑人及觸犯叛亂罪的犯人被收容在何處,與台東綠島及台北景美的人權文化園區有何差異;當年於「小琉球職訓三總隊」與「小琉球少年感化院」,曾關押過不少涉案的道上知名大哥級人物、十大槍擊要犯、角頭老大等之重大刑案者,因被提報,則跨海到此接受「奮鬥營」進修;據指出,小琉球少年感化院也曾在1974年前後,因「學生」受不了軍事化高壓管理,內也曾發生監獄暴動。

▲感化院遺址。(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小琉球當地專業導覽解說員王先志表示,民國42年間,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也曾在此進駐,琉球職訓三總隊建物之圍牆,為囚犯翻山越嶺搬運海岸邊的珊瑚礁石灰岩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徒手搭建圍牆與簡易屋舍,時稱「自己靠雙手蓋自己的監獄」。(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據說當年來此的受刑人,在聞知將被移送外島職三總隊之前,腦海中便會不斷浮現管訓隊之管理人員酷似兇神惡煞、長相面罩寒霜,還有整人殘忍的手段,頓時間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的美麗小琉球,在管訓隊「新生」口耳相傳,如同人間地獄,是恐怖的、黑暗的、不民主的地方。而受刑人往往會覺得生命沒有保障,疑慮重重,心中充滿了極度的惶恐與不安,不知入監後日子如何過。小琉球的環島公路全長約18公里,該路段初期也是當時的管訓對象,徒手敲打鑿造之作品。

▲今昔對照,更添無限感慨。(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其實,所謂「管訓隊」,是戒嚴時期的產物,隸屬於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總),主要受刑人為組織犯罪(幫派、流氓、政治犯)及竊盜犯,操作執行軍事管理、實施體力勞動、政治教化等訓練,一般來說,管訓隊龍蛇雜處。「它」,曾讓不少「甲級流氓」聞風喪膽、在此落下男兒淚,在大尾鱸鰻關進去後都大尾不起來的管訓隊。原警總時代因為任務成立的職訓處,及所屬數個職訓總隊,則在改制前後移轉法務部管理,回歸到司法體系。

▲琉球職訓三總隊建物之圍牆,為囚犯徒手搭建圍牆與簡易屋舍,時稱「自己靠雙手蓋自己的監獄」。(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小琉球少年感化院遺址。(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小琉球當地專業導覽解說員王先志表示,所謂「職訓總隊」,當時專責流氓管訓、職業慣竊保安工作處分,就是以軍事方式管訓流氓、政治犯及強迫勞動。直到民國62年間的行政院計畫,將小琉球島嶼發展為觀光區,環境需淨化,則將受管訓對象,乘坐接駁船,轉移進駐位於台東的國防部泰源監獄。當地耆老表示,琉球職訓三總隊建物之圍牆,為囚犯翻山越嶺搬運海岸邊的珊瑚礁石灰岩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徒手搭建圍牆與簡易屋舍,時稱「自己靠雙手蓋自己的監獄」。在民國76年間解嚴以後,隨著國內政治環境型態轉變,「特種監獄」逐漸被廢除。而當年由於職訓總隊關的都是道上大哥級的人物,受感化管訓人士結束後回到社會,大多以管訓隊所在地自稱為「某某大學畢業」;據了解,管訓時代,也曾發生騷動鬧房,其因不滿當時的軍事管理而爆發大規模暴動,逼得軍方不得不調派特勤部隊進入鎮壓動亂。

▲琉球職訓三總隊建物之圍牆,為囚犯翻山越嶺搬運海岸邊的珊瑚礁石灰岩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徒手搭建圍牆與簡易屋舍,時稱「自己靠雙手蓋自己的監獄」。(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不少文史工作者盼保留小琉球「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與「少年感化院」歷史場域及遺址,製作現地解說牌,成為彰顯人權保障與轉型正義的最佳實體教材。(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NOWnews今日新聞》記者實地訪查小琉球監獄遺址。(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為保障人權,特種監獄現今已不存在。當地耆老表示,過去的警總第三總隊舊址,島上年輕一輩沒有印象,過去在山崗上的隊部房舍不見了,現在只剩當時人工所搭建的監獄圍牆,受刑人集合場現是一大片芒草與雜物。在山崗下,原有的隊員房舍也已不見,變成道路及民房。少年感化院舊址現只剩兩棟(窗口有鐵牢)、救國團曾在此舉辦過由海軍陸戰隊兩棲偵搜營,蛙人代訓的「小琉球戰鬥營」(繩索下降訓練基地/學生宿舍),如今附近成了道路及民屋。而當時山崗下的醫務所平房,則變成海巡署總部及營舍。

▲當時山崗下的醫務所平房,如今則變成海巡署總部及營舍。今昔對照,更添無限感慨。(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也曾在此進駐,該監獄圍牆由當時的犯人徒手敲打鑿造而成。(圖/記者蔡坤霖攝 , 2017.11.07)

▲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也曾在小琉球進駐,過去在山崗上的隊部房舍不見了,現在只剩當時人工所搭建的監獄圍牆,受刑人集合場現是一大片芒草與雜物。(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今昔對照,更添無限感慨。不少文史工作者盼保留小琉球「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與「少年感化院」歷史場域及遺址,製作現地解說牌,不但可帶動南臺灣當地觀光及軍事史蹟探訪導覽,更可成為彰顯人權保障與轉型正義的最佳實體教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琉球當地專業導覽解說員王先志表示,民國42年間,台灣省警備總部琉球職訓三總隊,也曾在此進駐。(圖/記者宋德威攝 , 2017.11.07)

▲所謂「職訓總隊」,當時專責流氓管訓、職業慣竊保安工作處分,就是以軍事方式管訓流氓、政治犯及強迫勞動。直到民國62年間的行政院計畫,將小琉球島嶼發展為觀光區,環境需淨化,則將受管訓對象,乘坐接駁船,轉移進駐位於台東的國防部泰源監獄。(圖/記者陳佩琪攝 , 2017.11.07)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