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8 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聯準會 (Fed) 便推出各項寬鬆政策,包括將基準利率調降至 0%、祭出量化寬鬆 QE 政策,致力於拉升美國的長期通膨均值回到 2% 目標水平,但事與願違的是,美國通膨率始終無法穩定維持在 2% 水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甚至今年以來美國通膨率更是表現疲軟,如最新八月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指數 (PCE) 低至 1.4%,與 Fed 的 2% 通膨目標似乎是漸行漸遠。
這也不禁令許多市場經濟學家抱持疑問,即 Fed 在歷經多年的 QE 政策之後,即使現在 Fed 已進入至升息循環,但利率其實仍在歷史低檔,美國失業率也已低至 4.2%,並且美股企業獲利也出現了顯著復甦,但為何美國通膨率仍是疲弱不振?
而目前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1) 全球化、(2) 摩爾定律拉低生產成本、(3) 電商侵襲。
全球化:
英國央行 (BOE) 總裁卡尼 (Mark Carney) 在今年九月份的一場經濟會議上表示,目前全球通膨率低迷的困境已是相當嚴重,而這樣低通膨的趨勢,恐怕將令全球的經濟產出缺口,持續落於負值,代表全球景氣仍是欠佳。
卡尼解釋,目前許多已開發經濟體通膨成長率低迷,最重要的緣故,就是因為過去 30 年來「全球化」已是越來越顯著,單一國家貨幣政策與全球化的力量相比,央行仍是難以抗衡,如下圖所示,全球菲利浦曲線斜率早自 1989 年以來即一路趨於平緩。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各大開放性經濟體自全球各地進口原物料或終端商品,進口價格便對各經濟體內的通膨率,構成最直接性的影響。
全球化不單單泛指商品貿易市場,事實上全球化亦包括了勞動力市場的全球化,如低技術的勞力密集產業便移往人力成本較低廉的國家移動,已開發國家之跨國企業紛紛「出海」,企業生產線移向海外,或是透過海外勞工來填補本地職缺的營運模式,都可能降低本地低技術勞工的薪資議價能力以及薪資期望,進而影響本地的通膨成長。
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全球化因素,都是導致菲利浦曲線斜率趨平的重要原因,這即意味著低失業率已不再伴隨著顯著的通膨升溫,此一看法前 PIMCO 首席經濟學家保羅麥卡利 (Paul McCulley) 亦曾提出過相同論點。
摩爾定律:
除了全球化的因素以外,另一個容易被忽略拖累通膨增長的因子,就是科技技術的日新月異。
科技的革新早已在許多產業上大幅度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的終端產品價格,是由企業的邊際成本再向上墊加,故產品單位生產成本的降低,也會令終端產品價格下滑或產品價格上漲力道減緩。
先鋒集團 (Vanguard) 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出了一項另類觀點,直指半導體界「摩爾定律 (Moore's Law)」之發展,即是拖累全球通膨成長的重要關鍵。
「摩爾定律 (Moore's Law)」指的是 IC 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輛,每隔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而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摩爾定律不僅為世界帶來更快、更好的電子產品,摩爾定律的觸角其實早已伸至全球經濟的各個角落,隨著晶片運算能力的擴張,多數行業的生產成本其實也是普遍降低。
如下圖所示,統計自 2001 年至 2015 年為止,先鋒以美國經濟分析局 (BEA) 的產業產出成本推算,估計隨著晶片運算技術的提升,全球產品平均生產成本每年約下降 0.5% 左右,再加上製造業有著資本密集之特性,故低效率的生產方式勢必會被高效率生產方式所取代,而在產品量產規模更大、更快的帶動之下,摩爾定律所帶來的通縮力量也就隨之放大。
電商侵襲:
近年來線上電子零售商的崛起,正全面衝擊到實體零售業之營收與市占率,據美商高盛證券 (Goldman Sachs) 數據顯示,目前美國電商約佔整體美國零售市場 7%,但令市場惶恐的是,美國電商正以每年 1% 以上的速度,搶食實體零售業之市佔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因應電商的來勢洶洶,傳統零售業者除了拓展自身的電商業務以外,大多只能採取降價活動應對,據高盛估算,亞馬遜等電商對零售業所帶來的衝擊,估計每年將降低美國核心個人消費者支出指數 (Core PCE) 0.1% 的增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