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十月十日是國慶日,十月二十五日是台灣光復節。今年的國慶在國旗幾乎消失的情況中度過,再過幾天就要到來的台灣光復節又會如何呢?令人好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光復節本來是紀念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重要節日,不過隨著政黨輪替,連節日的名稱也遭到顛覆。前總統陳水扁在擔任台北市長的第一年, 就把台北市的台灣光復節變成了終戰紀念日。
終戰這兩個字,其實是日本官方的用語,把日本天皇代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稱為終戰,這當然是一種美化。站在日本的角度,或許無可厚非。然而,站在台灣人的角度,該不該這樣跟隨?
很多人總不會珍惜已經得到的事物,好像得到了就不稀奇。問問想要卻得不到的人,就會知道答案更有意思。有些人一生苦盼,卻等不到台灣光復。每當想起這個問題,總不由得想到一個人:賴和。
賴和不只是台灣的仁醫,更被稱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一輩子致力於用文學來喚醒台灣人的本土及反抗意識。
賴和把許多親身見聞的事件改寫成口語化的小說,想要真實反映出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台灣人是如何飽受欺凌。
賴和寫下的小說,為了向台灣人民教育本土及反抗意識,總是力求貼近真實,而且深入淺出;他甚至創造出可以用台語發音的小說用字,而且積極提拔台灣的本土文學家,為台灣本土文學撒下珍貴的種子。
賴和漢學基礎深厚,經常以漢詩表達自己的心聲,其中有許多都反映他深深因為台灣人遭到日本殖民統治而感到巨大痛苦。
賴和寫下「我生不幸為俘囚,豈關種族他人優。」要提醒台灣人一定要領悟絕不是種族不如日本人。賴和多次表達為自由,寧可拋頭顱、灑熱血的強烈意願,「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這是拋頭顱;「滿腔碧血吾無吝,付與人間換自由。」這是灑熱血。
賴和也預告了自己為了擺脫殖民統治、爭取自由、至死方休的命運,就如他所寫的詩:「破除階級思平等,掙脫強權始自由。欲替同胞謀幸福,也應悟到死方休。」
對賴和來說,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是他這一生最大的痛苦與折磨。賴和生於1894年5月28日,不到一年之後的1895年4月17日,台灣被割讓給日本。
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賴和兩度入獄,第二次更因生了重病才得以出獄,不久之後在1943年1月31日病逝。兩年多後,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如果不是第二次入獄,賴和或許不會這麼早就離開人世,那麼他就可以親眼看到台灣光復了。如果賴和親眼看到台灣光復,他絕不會學日本人說這是終戰紀念日,一定會歡天喜地慶祝台灣光復節。
●作者: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public@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