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宰相》複製世大運成功模式?還是另一場夢魘?

桃園市長鄭文燦爭辦2020世中運,筆者憂心是否會成了「打腫臉充胖子」。圖為鄭文燦與世大運選手莊佳佳合照。(圖/記者陳明安攝,2017.08.23)
文/談曉泉-2017-10-08 23:15:16
緊跟在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落幕之後,換桃園市政府積極申辦2020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申辦團隊將在連假結束後、12日出發前往義大利簡報爭取主辦權;原本爭取國際賽事當然是好事一件,但考量當前「政治過度擴張」之氛圍,筆者還是想提出建言,供桃園市政府思考,避免一頭熱的「拿香跟拜」,最後卻陷入腹背受敵的夢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鄭文燦市長要先有心理準備,過去當郝龍斌擔任台北市長、積極爭取世大運之際,當時綠營是如何的冷嘲熱諷、批判指責,如今都可能原封不動的回到自己身上,這「業力」不可謂之不大!如果想用體育綁選舉,在連任之後利用世中運作為攀登政治高峰的造勢活動,搞不好反而得不償失。

台北世大運估計花費近200億元,對於年度總預算不過1000億的桃園市來說,爭取世中運勢必對市庫造成龐大的負擔,屆時若順利取得主辦權,或許就要發動對外界的勸募,四處尋找企業苦主來個「不樂之捐」,或是縮減地方檢設項目,將財政壓力轉嫁出去。原本這次的競爭者還有中國福建晉江、匈牙利布達佩斯、印度,但印度已經正式放棄角逐,另一方面,波士頓、漢堡、羅馬、布達佩斯等城市,紛紛因為財政疑慮或是市民反彈等因素,退出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行列,證明大型運動賽事固然是主辦國的榮耀,但更可能是災難的開始。

再者,在台灣舉辦國際運動賽事,中國參賽與否,都是嚴重的考驗,一旦中國隊伍參賽,維安成本與緊張程度立刻升高,若再發生「國格」、「台灣民眾可否舉國旗」等兩岸爭議,勢必付出沉重的社會成本;而且在台大「中國新歌聲」事件後,極統與極獨兩派的衝突來到新高點,抗議活動隨時都可能演變成肢體衝突,不可不慎。如若中國隊像此次世大運,採取團體賽退賽模式,甚或是乾脆全部退出所有賽事抵制,直接就「打臉」主辦國,也將讓比賽蒙上汙點。

辦國際活動要先有廣闊的格局與胸懷,更要有相對應的軟硬實力,否則若只是為了成就個人功業,硬要打腫臉充胖子,卻犧牲了民眾的福利,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將會理性的做出評價與選擇。

●作者:談曉泉/市議員助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來稿或參與討論,文章歡迎寄至public@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