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創櫃板籌資成效不彰,為了鼓勵並協助新創公司籌資,金管會擬建置台灣版的「凱利板」。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 (5) 日表示,目前台灣就只有上市與上櫃二個主板市場,興櫃並沒有集中撮合的功能,而創櫃板籌資成效不彰,金管會將與櫃買中心討論,是否要再建立掛牌條件不要那麼嚴格的「特殊板」,打造台灣版的「凱利板」。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凱利板」是新加坡為了協助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方便籌資,不設立最低資本額或獲利門檻,即可到公開市場募資的市場募資機制,英國也有類似的 「AIM 市場」。
台灣為了協助新創企業籌資,2014 年起設立創櫃板,但籌資成效不彰,立委余宛如今天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創櫃板成立至今,有 269 家企業申請,但只有 14 家獲准登錄,而輔導轉往興櫃真正能募到資金的只有 3%,顯示輔導新創公司掛牌效果並不健全。
余宛如進一步指出,現在全球資本市場在洗牌,蝦皮拍賣的母公司 Sea 要在美國上市了,透過資本市場籌資拿下東南亞市場,甚至威脅到台灣如 PChome 等企業,很多新興有實力的企業因為很難在國內公開交易,不願意留在台灣。
對此,顧立雄坦言,創櫃板籌資成效確實不彰,僅淪為少數微型企業打知名度的地方,除了因為輔導轉興櫃不健全以外,也有很多企業主財務資訊不透明,例如老公是負責人、老婆是監察人。
顧立雄表示,現在台灣有兩大主板包含:集中市場、櫃買中心,興櫃並沒有集中撮合的功能,企業主如果申請掛牌,櫃買中心就會比較站在保障投資人的角度去思考,條件需有獲利能力、資訊要透明等,對於新創事業門檻可能很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顧立雄指出,為了鼓勵新創事業籌資,是否要在兩個主板之外再創建「特殊板」,降低掛牌的門檻,還要考量什麼類股可以掛牌?要設計什麼樣的交易型態,是否限機構投資人投資等等,因此,目前都還在與櫃買討論中,是否建置台灣版的「凱利板」一個月內討論後再定。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