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狂歡畢竟是市場泡沫的特色,從「新債券天王」岡拉克 (Jeff Gundlach) 、億萬富豪伊坎 (Carl Icahn) 、「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再至「商品大王」羅傑斯 (Jim Rogers) 、諾貝爾獎得主席勒 (Robert Schiller) 等「重量級人士」皆對美股表露憂心,《MarketWatch》專欄作家 Jeff Reeves 週四 (25 日) 發表評論,提及華爾街所謂「擔心之牆」 (Wall of Worry) ,意即股市面對適度負面消息之時通常能維持漲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Jeff Reeves 認為投資人應留意到,即使市場處在階段性警告當中,仍會穩定出現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例如經濟數據、股市走勢,美國與全球經濟的復甦。在華爾街多數 CFO 質疑美股正如氣球膨脹的當下,他也為市場「牛派」列出以下看多美股的 7 項理由:
1. 企業財報見好:根據研究機構 FactSet ,標普 500 指數首季成長率為 14.0% ,為 2011 年以來最佳。儘管第 2 季年比成長緩慢降至「只有」 10% ,但隨標普 70% 成份企業財報表現優於預期,這樣的數據也很快被洗刷過去。的確,財報成長的步伐預計將隨年底將至而慢下來,但如果漲勢是建立在實際財報獲利,而非僅是虛幻的市場信心,又何必擔心崩盤將至呢?
2. 消費指標強勁:美國失業率目前位在 15 年低點,消費信心近來觸及近 17 年最高水平,房市也持續呈現反彈趨勢,增加美國中產階級的樂觀情緒與「財富效應」。而隨著第 4 季將至,節慶購物季與消費支出應能強化消費市場衝勁。
3.「恐慌指數」真的沒那麼恐怖:雖然「熊派」在大蕭條 (Great Recession) 甚至是 2011 年歐洲債務危機之時,樂於對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指數 (CBOE Volatility Index) 吹奏悲觀解讀,但事實上所謂的「恐慌指數」已經很常一段時間沒那麼恐怖了。實際上,該指數今年夏季來到 9 以下,觸及歷史低點。
4. 華府端出成長刺激政策或呈現僵局 :川普 (Donald Trump) 政府計畫推出的成長導向政策與鬆綁金融法規方針當中,稅務改革仍佔相當重要份量,包括預計能刺激市場的「匯回稅」。即便是最壞的情況,也就是川普可能得繼續「主持」華府僵局,但回頭想想,美國經濟與股市自 2009 年復甦以來到現在呈現的健康模樣,維持現狀實際上也是好事一件。
5. 全球經濟復甦:美國以外的全球各地也能見到表現良好的成長指標,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近期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自去年 3.0% 增至 3.5% ,並於明年加速至 3.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春季時也調升今年成長預估至 3.5% 明年為 3.6% 。雖然北韓近來再次出現挑釁舉動,但類似的地緣政治問題,例如敘利亞境內由殘暴的 ISIS 攻佔已持續幾年,並未對市場造成嚴重干預,因此現在也還無須過度恐慌。
6. 市場「末日指標」也可能出錯:有些市場人士喜歡拿圖表「證明」市場末日將至,但投資人應留意的是,這些指標當中有多數自 2009 年以來即持續在走下坡,與市場趨勢走向無關。以席勒 (Robert Shiller) 為例,他再次指出週期性調整市盈率 (CPAE) 呈現的悲觀解讀,但他過去 2 年也講過一樣的事情,而股市看來是不受影響繼續攀高。且更重要的是,席勒在此前的看空發言中坦承 CAPE 作為市場走勢指標,也可能不可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7. 股市仍是最佳投資之處:即使市場部份負面消息有其正當理由,但對投資錢財來說,最須注意的仍莫過於「機會成本」。儘管聯準會逐漸走向緊縮貨幣政策,但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仍低於 2.3% 。而垃圾債儘管提供高收益機會,但就如我們 2015 年所見慘況,他們也夾帶大量風險。再如黃金,對有些人來說有其保值價值,但隨著金價自 2012 年高峰崩跌也摔了不少投資人。換句話說,目前似乎沒有比股市更好的「生財」所在... 而以今年來說,投資人看來也沒有其他太多的替代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