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網路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成為綜藝市場無可爭議的大贏家。上線4小時點播量突破1億次,總播放量超過24億次。有人說,在「雞湯式」、「你的夢想式」的主流選秀綜藝式微的今天,《中國有嘻哈》的出現令人耳目一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志明網報導,節目不僅捧紅了眾多年輕的中國大陸說唱歌手,在全國刮起一陣嘻哈(Hip—hop)風,也讓嘻哈文化借勢形成從小眾亞文化向大眾主流文化的逆襲。那麼,嘻哈文化究竟是什麼?它的緣起和流行又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嘻哈通常被認為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貧民窟街頭,包括音樂、街舞、DJ技術、服飾、塗鴉等文化元素。作為其文化核心的嘻哈音樂,目前已成為美國主流且最受歡迎的音樂形式之一。
美國是嘻哈文化的誕生地,也見證了整個「嘻哈帝國」的崛起。在美國,嘻哈是很純粹的平民文化,它誕生的具體地點為紐約布魯克林與南布朗克斯區的貧民區。那時,無所事事的美國非洲裔青少年整日在街頭以唱歌跳舞、打街頭籃球等為樂,在這過程中,他們獨有的音樂天賦、身體柔韌性和創意靈感被帶到歌舞文化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歌舞形式。沒有錢買時尚的衣服,只能將就穿父母、哥哥的衣服,於是形成了衣服總是大幾號的服飾文化。
嘻哈音樂最初本是貧窮的非裔美國青年對社會不滿而宣洩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但隨著其在各國年輕人中的流行與發展,嘻哈精神也在逐漸演變,由以往的憤怒、不滿、反叛、宣洩,逐漸開始加入陽光、活力、青春、堅強等正能量的元素。與其他音樂形式相比,嘻哈音樂更加關注底層人群,更善於表現真實的喜怒哀樂。
嘻哈文化的全球流行
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受到環境、傳統、觀念、道德、信仰、風俗等因素影響,會形成其獨特的面貌,嘻哈文化在各國的發展也遵循這一規律,衍生出不同特點的表現形式。
據統計,如今全美國的任意消費行為裡,與嘻哈產業有關的大概占四分之一,可以說,嘻哈文化已占據了其主流娛樂空間。嘻哈文化中的重點是說唱(rap),其中一種形式是帶有伴奏音樂的說唱,另一種形式是帶有伴奏音樂和伴唱的說唱。而其風格流派也紛繁多樣,有西海岸說唱、東海岸說唱、南部說唱、中西部說唱、拉丁說唱、基督教說唱、流行說唱等。
在英國,嘻哈的流行風向與表現風格與美國類似,但由於英國傳統的電子音樂文化較為流行,Hip—hop文化根植於他們的傳統,所以流行音樂特徵更加明顯一些,旋律感較強。
在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日本,嘻哈洋溢著濃濃的亞洲風情。日本嘻哈音樂並不直接複製美國嘻哈樂,而是注重與眾不同的創新價值,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會經過本土性思考,進行解構、融合、創造。在日本,嘻哈樂與爵士樂融合,更適合日本聽眾的胃口。而除了音樂,有著Hip—hop風格的街舞團體在日本也大行其道。
在南韓,嘻哈與當地文化相融,成為獨具特色的流行音樂形式。南韓人唱歌時喜歡跳舞,如前兩年大紅的《江南style》,即能看出南韓本土化嘻哈和美國原始嘻哈的區別:夾雜了搞笑、電子、流行、自創舞步、DJ、高度模仿性等元素。
在中國,嘻哈文化的流行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上世紀80年代中期,嘻哈文化通過《霹靂舞》等美國電影引入中國大陸,吸引了中國大陸大批青少年。但由於當時中國大陸的文化環境剛剛開放,對國外文化的接受度和傳播度有限,街舞熱並未持續太久。第二波浪潮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日、韓和港台地區的嘻哈文化蓬勃發展,亞洲化的嘻哈文化在中國大陸青年中也得到傳播。中國大陸本土的嘻哈文化開始萌芽,隨後的一段時間一直默默發酵,幾經歷練,但並未有高潮出現。直至今夏《中國有嘻哈》節目的推動,讓不少才藝俱佳的嘻哈歌手從地下走到台前,走進更廣泛大眾的視野。一時間,粉絲的暴漲、「流量」的湧入,讓不少人嗅到了中國嘻哈產業崛起的商機。
嘻哈文化何以風靡?
嘻哈文化得以在全球年輕人中流行,最關鍵的因素是其擁有自由與率性的精神內核,而這正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內心情感需求。嘻哈的風靡其實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群生長環境的迅速變化——他們遭遇著成長的迷茫與困惑,理想與現實之間激烈碰撞,於是在嘻哈文化中尋找自己獨立的表達方式。
「很多傳統的藝術都來自於舞台,他們更像是高雅的「貴族文化」「精英文化」,Hip—hop與之不同,它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是『草根文化』。」有業內人士認為,嘻哈文化能從眾多「草根文化」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並不是社會底層人民在閒適時創作的「玩具」,而是他們在掙扎時發出的吶喊。
時至今日,嘻哈逐步遠離犯罪、暴力等標簽,朝著陽光、積極的方向發展。「請不要忘記、更不要誤解Hip—hop文化曾經的樣子,其一直不變的初衷:Hip—hop源自痛苦,並解救痛苦中的人們。」著名嘻哈藝術家Mr.Wiggles說,「請不要為商業運作出賣靈魂,你首先要為愛而跳舞,才能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嘻哈帝國」崛起之源。
※本文轉載自花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