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於今年 2 月決定標售半導體部門,經過半年多來的反覆變化,東芝半導體事業由美國貝恩資本所領軍的日美韓聯盟入股,幾乎已成定局,鴻海 (2317-TW) 看來真的已無逆轉機會。產業人士認為,鴻海失利有 3 大關鍵,包括日本政府態度、台日企業文化差異以及資金背景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上面對東芝宣布由美國貝恩資本所領軍的日美韓聯盟取得優先競標權時,還信誓旦旦表示,鴻海還有 50% 的機會可以逆轉勝,也讓外界看到郭董的堅持。
相較於之前鴻海參股夏普 (6753-JP),雖然當時有日本官民基金 INCJ 跟鴻海競爭,不過日本官方態度是樂見鴻海參股夏普,包括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林幹雄還在日本參議院預算委員會表示,樂觀看待夏普接受鴻海的投資,而且說出,與其說是外資出手投資,不如說是雙方在先進技術研發上,促成產業創新。
但是在東芝半導體的出售過程中,日本官方的態度卻與夏普當時迥異,畢竟面板已經是成熟產品,雖然郭台銘將面板視為戰略物資,但是與半導體相比,一方面因為面板的重要性還是略遜一籌,日本的面板在產量上早就無法跟台灣及韓國相比,因此放手給鴻海影響不大。但是半導體是日本精密電子業的根本,如果不能守住,等於日本產業將出現中空。
至於台日企業文化差異部分,鴻海參股夏普後,雖然鴻海僅有派任副總裁戴正吳一人擔任社長,但是在這一年當中,夏普的高層人事更迭,原本的公司派人員逐步退出,改由親鴻海派的崛起,這些動作看在目前的東芝半導體高層眼裡,正是未來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因此不願接受鴻海競標也是理所當然。
最後則是資金背景,產業人士分析,日本政府之所以堅持反對鴻海參股東芝半導體事業的理由,還是因擔心技術外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中國亟欲發展半導體產業,日本絕對不願見到自己所領先的技術逐步流到中國,而鴻海最主要的發展基地中國,日本政府不敢輕言賭注鴻海出資的背後是否完全沒有中國資金存在,畢竟只要有一點點的資金成分存在,就很難確保技術能夠百分之百的不外流,而貝恩的日美韓聯盟,又有日本官方資金存在,相較之下會比較好掌控。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鉅亨網》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