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推出稅改方案,其中有關股利所得部分提出甲、乙兩案,金管會也首度表態,支持股利所得稅改的乙案,採二擇一,可選擇按 26% 分離課稅,也可選擇扣抵稅額方式,併入綜所稅,並依股利 8.5% 計算可抵減稅額,每戶最高可扣抵 8 萬元,金管會周邊單位及相關公會也偏向可兼顧大戶及小戶利益的乙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管會證期局長王詠心指出,台股量能不足導致企業籌資不易、新企業掛牌減少,為解決量能問題,金管會提出當沖降稅等多項措施,今年 9 月上市櫃市場合併後的台股日均量有 1690 億元,超過前 8 個月日均量 1233 億元,同時,指數也持續創 27 年新高,連續 80 個營業日收盤站上萬點,預期成交量將越來越好。
至於傳出生技業想要 IPO 有「潛規則」,除要拿到工業局核發的科技事業及藥品 3 期臨床試驗,還要把藥品授權出去才行,導致生技股掛牌不易,籌資困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雖然進入門檻有「形式上」門檻,但證交所與櫃買討論個案時,會有「實質討論」,用意是保護投資大眾。
他進一步解釋,「實質門檻」就像是一個判例要有充分的說理,像是為何有這些考量?申請人要如何做到?透過充分的說理,才能建構正當性論述,因此,他希望證交所跟櫃買中心要建立論述、建立說理、建立道理,讓申請上市櫃的公司有一個明確、正當性的遊戲規則,如果不准上市櫃,也要把論述講清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根據金管會統計,到 8 月底,今年有 24 家企業 IPO 首次公開發行。王詠心指出,上市櫃案通常都會集中在年底,且這幾年,台股 IPO 家數仍是持續成長的,從 2014 年的 54 家、2015 年的 58 家到去年的 60 家,只是成長幅度趨緩,金管會希望再強化,可以有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王詠心說,台股目前面臨 MSCI 權重調整的問題,若希望台股權重不要降,台股市值要提升,因此,除要爭取較大型公司來台掛牌外,另一方面,上市櫃公司的市值也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