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神」,這是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的時候,人民給他的封號,當然這是誇張的,多少帶點玩笑性質,賴清德也謙虛的說,賴神的英文就是listen(傾聽),所以每次叫他賴神,就是在叫他傾聽各界的聲音。也當然,這是對賴清德在台南市施政的肯定。不過賴清德並不是一夕成神,他在擔任台南市長之前的政治資歷,還做過一屆國大代表,四屆立法委員,他是怎麼從一個台南市區域立委鍛鍊成長、開拓格局,很值得每一個政治人物及政黨借鏡。其中,他有一個很重要的歷練,民進黨2008年在野時他擔任立法院黨團的幹事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都很清楚,在現今民主政治制度下,投身政治要力爭上游,大多必須要投入選舉,而且是一路從基層民意代表選舉上來,但是民意代表的區域特性,也常常使政治人物的成長自我限縮。為了下一次的勝選,只有選區的事物才重要,只關心選區的議題,只在乎選區的選民意見,導致眼界越來越淺碟,所以很多政治人物的政治生命終點也就是區域立法委員,不會再上去了,也上不去了。
一個政治人物的成長,一個區域立委的格局要如何越撐越大,獲得更多人民的肯定,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又理所當然的事。大多數的區域立委真的就如人民印象那樣,光是跑攤、處理選民服務的大小事,就被佔去大半時間,超越選區的政策議題,成了次要甚至是不重要的。日復一日,也就欠缺再往上發展所需要具備的格局以及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
從這點來看,在立法院擔任黨團幹部,就成為一個立法委員很重要的歷練。以民進黨團來說,除了總召以外,最重要的幹部就是幹事長,幹事長有代表黨團對外發言的責任,執政時要辯護,在野時要攻擊,要能協商談判,更要能指揮作戰;幹事長也是黨團提案與黨團協商的代表之一,任何一個提案與協商的簽名,他要為黨團也為自己負起責任;要做好幹事長,就無法再把自己綁在選區內的舒適圈,必須再多花時間投入政策、法案的研究,要做好幹事長,就必須更自律言行,因為幹事長也是政黨的形象指標。做好了幹事長,也必能練就優秀的溝通能力,並建立起黨內的人情關係,因為幹事長必須說服黨內各種不同聲音,以及替黨內同志協商談判。
對於一個政黨來說,黨團幹部也是培養黨內人才的最重要方式,尤其是當一個政黨處於在野的時候,比表決人數一定輸,必須靠著戰略以及戰術,才有可能一點一點的攻城掠地。做好在野黨的黨團幹部,對自己,對政黨,都是極大幫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進黨在2008年到2015年在野,黨團在這一個階段就扮演很重要的作戰角色。而這一段在野期間,民進黨團除了柯建銘是永遠的總召以外,幹事長總共有8位,扣除短暫擔任的人,實際督軍過的剩下沒幾位,其中一位就是賴清德,其擔任幹事長的時候,民進黨只有27席立委,卻發揮強大的制衡效果,功不可沒。此外,施政滿意度一直維持高檔的屏東縣長潘孟安,他在當選縣長前也是立院黨團幹事長,還有現在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何以能成為立法院史上最年輕的副院長,他在民進黨在野時擔任過2年的幹事長,對他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鍛鍊。甚至可以說,如果他沒有擔任過幹事長,沒有做好幹事長的話,他沒有可能養成現在的政治實力與本領。
再看看國民黨,這一次2016年立委選舉,其實是國民黨第一次真正在立法院成為在野黨,但是我們看到國民黨團的領導,既沒有領導權威,也沒有領導方向。雖然有青壯立委願意出來擔任黨團幹部,卻成為非理性又無戰略的領導亂源之一,非常可惜。還有大好未來的國民黨青壯立委們必須認清,立法院是在野黨最大的戰場,也是重獲人民信任的地方,一定要勇敢承擔,不要被舊勢力綁架,葬送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