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巷仔內/黑人問號 一事不兩議

▲立院前瞻攻防表決戰,攻防重點之一就是所謂一事不二議的原則。(製圖/NOWnews)
記者戴祺修/台北報導-2017-08-25 16:09:36
立法第三次臨時會審議「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原本在24日傍晚朝野達成共識,25日優先審議「國體法」,國民黨將10,421件提案下修為約1,200案後,下周一進行討論,最後國民黨團發覺協商中有「一事不二議」的但書,使得協商破局,進入表決大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一事不二議,立法院議事規則中,第11條提起「對同一事項有兩個以上修正動議時,應俟提出完畢並成立後,就其與原案旨趣距離較遠者,依次提付討論;其無距離遠近者,依其提出之先後。」這是說明修正動議排案討論與表決次序規則。

同時,在第37條提起「修正動議討論終結,應先提付表決;表決得可決時,次序在後之同一事項修正動議,無須再討論及表決。修正動議提付表決時,應連同未修正部分合併宣讀。」這就是指出一事不二議的原則。

近期曾經用一事不二議作為攻防重心來討論的一案並不多,首先就是2016年底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以及2015年下修投票年齡至18歲與不在籍投票的《修憲案》兩個案例。

以修憲案為例,當時國民黨的版本將「不在籍投票」和「18歲投票」寫在同一案,若民進黨團先否決國民黨的提案,那討論到單純下修投票年齡到18歲的民進黨提案時,是否會因為與國民黨的提案為「一事」,因而「不二議」,就會是一個爭議的重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此次前瞻計畫預算審議,對於預算的刪減、凍結稱為「提案」、對於法律案的條文修正才稱為「修正動議」,回歸到議事規則來看,提案是否能夠適用修正動議的一事不二議,並沒有前例可循,如何認定是一個問題,若不適用則需要一案一案表決到底嗎?

其次,就算預算提案可以適用一事不二議,但由於法條授權過於模糊,國民黨10,421件的預算提案中,該怎麼認定是否為同一事,也十分困難;舉例來說,有提案將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鐵路電氣化的用電量與綠能建設綁一起,另有有提案分別談到軌道建設、鐵路電氣化與綠能建設,此時該如何認定,也會是一項專業與政治的角力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