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8月23日,曾任Google和Uber工程師的美國人梅西納(Chris Messina),首次在社交媒體使用「#」(Hashtag)作為主題標籤或分類符號。如今,這個符號已經面世十周年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德國之聲報導,「#」這個符號,本來的用意是便於歸類整理、將推特上涉及同一話題的發文匯總起來。最初提出這一建議的是梅西納。他於十年前在推特上提議用「#」符號來作一個話題組的標誌,比如#barcamp。#barcamp指的是一種鬆散、靈活、自定主題的交流討論形式。
梅西納的設想是,在一個概念詞彙前加上「#」這個主題標籤,就能讓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人很快找到別人的發文,並參與討論。然而,律師出身、曾為Google設計師的梅西納在推特卻碰了壁。他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他們當時直接了當地對我說,這是電腦迷才會用的東西,不會成氣候的。」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兩年後,推特當時的負責人員承認自己看錯了。廣大使用者早已將「#」標籤作為識別標誌。因此,自2009年開始,推特將所有同一話題的主題標籤推文自動連結。
如今,主題標籤在全球被廣泛地使用。對此,梅西納對自己的創意得到採納感到欣慰。他很高興自己在推特吃了閉門羹後沒有放棄。並且,在被問到他為什麼不申報專利時,梅西納說他不想用這個符號賺錢。「主題標籤是互聯網的產物,它不應該屬於任何人。看到我想出的這個小方塊傳播得如此廣泛,我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