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2017 )年夏天供電異常吃緊,台電公司加碼「需量競價」收購金額。什麼是「需量競價」呢?白話點說,就是把已簽約賣出去的電再向用戶買回,因為在發電餘裕不足時,少賣點電就能確保系統穩定不跳電。當面臨限電危機時,讓台電花錢已經不是問題,確保電力供應充足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夏面臨新發電機組無法上線,核電又不能使用的供需不平衡處境,缺電危機原本就一觸即發,卻又發生和平電廠電塔倒塌意外,讓限電警戒紅燈差點出現,而所謂的「需量競價」措施,就是在供電吃緊時提供誘因,讓簽約戶少用電,避免走入限電處境。
▲需量競價透過提供誘因向用戶回購電力方式,降低供電吃緊時期的用電量。(圖/翻攝自台電官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需量競價」是台電在 2015 年 5 月推出的電力需求端管理機制,並從今年起擴大為全年實施,目前分為「經濟型」、「可靠型」、「聯合型」。簡單來說,就是台電向高壓(工業)用戶將電力買回,用戶抑低用電,形成虛擬的發電廠。而只要用戶願意在用電尖峰時間減少用電,可依自身選擇方案自訂回售價格,在前一日 11 時前,透過台電「需量競價平台」報價,來和台電的發電機組相互競價,得標後若確實依照提報的抑低量減少用電,就可獲得電費扣減。
當電力供應實在吃緊時,台電幾乎會讓所有用戶均得標,共同參與節電。據統計,「需量競價」措施今年 7 月申請量達 67.4 萬瓩,在夏季尖峰用電期間可發揮聚沙成塔的節電效益。舉例來說,以 2016 年 5 月 31 日備轉容量率創 10 年新低時,需量競價於當日抑低 38.9 萬瓩的負載,舒緩供電吃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