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近600歲的紫禁城因京城連日大雨成為關注焦點,特別是一組大暴雨時故宮博物院內地面未現明顯積水的照片,令網友為故宮的排水系統點讚。對此,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5日表示,這不僅體現了古人建築營造的智慧與匠心,也體現今人保護文化遺產的執著。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新華社報導,單霽翔介紹,紫禁城建造之初,對排水系統進行了精準測量、精密設計和精細施工。紫禁城的地面順應北京地區地理環境,整體走勢亦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地平標高46.05公尺,南門午門地平標高44.28公尺,豎向地平高差約2公尺,這一坡降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有利條件,使積水能緩慢排洩。紫禁城內的排水溝渠全部通向內金水河,內金水河又與紫禁城城牆外側52公尺寬的護城河相連,之後同周邊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這些水系同時兼有排水功能。
『故宮人為紫禁城的智慧營造而感到驕傲,更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重大,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保護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永葆青春。』單霽翔說,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啟動了故宮排水系統專項課題研究,利用雨季派專業人員進行現場記錄,繪製並匯總全院積水點分布圖,並根據分布圖全面深入地分析積水原因,研究綜合解決方法。
單霽翔表示:『紫禁城古代排水設施是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和故宮古建築一樣得到精心呵護。為時18年的故宮古建築整體保護修繕工程將古代排水系統保護納入其中,正在穩步推進實施。2014-2015年,故宮博物院慈寧宮、壽康宮、慈寧花園開放專案維修時,對三個區域的雨水系統也進行了整體保養修繕。在此次大雨中,這三個區域排水管線均運行正常,未發現堵塞現象。』
隨著故宮社會功能的增加和強化,在保護和保留原有雨水系統的同時,需要建設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統。目前,故宮博物院內部排水系統已形成雨污分離的兩套排水系統,污水系統是同市政管網相連的單獨管線,排水系統僅用於排除雨水。故宮博物院還從2015年起逐步將全院的水泥地面和瀝青路面改為磚石材料的傳統建築材料,不但使景觀環境得到改善,而且也使排水和滲水功能得到加強。
『北京故宮排水系統沉澱著世代傳承的「工匠精神」,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作用下,造就了今天強大的排水防災功能。』單霽翔說,『相信隨著「平安故宮」工程的順利實施,故宮博物院的排水系統將更加通暢,服務觀眾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7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廣場拍攝的照片。
這是7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前廣場拍攝的螭首照片,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