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教育部、大陸國家語委5月31日上午在北京發布了《大陸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同時發布了大陸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一)》(下稱《報告》)。據瞭解,北京版報告將於9月正式出版發行,北京還將探索透過校本課程,保護和傳承老北京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新京報報導,報告包括北京核心城區地名文化資源、北京市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話歷史文獻資源以及若干方面的語言實態調查報告等七項內容。在專題篇中,將專門報告北京市中小學生對北京話認知和使用的情況,北京市小學生家庭語言規劃狀況等。
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賀宏志介紹,報告中還將公布208項北京市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傳說類、文字類、曲藝類等多種類型,『老北京商業叫賣、老北京話古詩文吟誦、京西「蹦蹦戲」等都在其中。』
記者搜索發現,老北京叫賣在明代已有記載,到晚清和民國發展至鼎盛時期,五行八作積累了眾多的叫賣調。例如賣包子的叫賣詞有『咧 包兒咧 咧 包兒得了熱地咧,一個勁咧,這包兒熱的咧,發麵的包兒要熱咧』;賣西瓜的會叫賣著『這鬥大的西瓜,船大的塊來,遠瞧瓤兒啦近瞧塊來,沙著你的口兒甜來,這兩個大來』。專家介紹,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個體商販的吸收和改造,老北京叫賣很快趨於絕跡。
追訪
北京話『日漸式微』 將開通語言博物館
電影《老炮兒》上映時,曾掀起了一陣老北京話『科普風』。電影裡的一些台詞,有些北京人說,如果不提,很難想起還有這個詞兒。記者從網上隨機查詢了十多個老北京話,分別問了一名90後北京人和一名60後北京人。『60後』對這十多個老北京話都很熟悉,能說出具體意思,以及不同場合使用的情況。然而記者詢問『90後』時,其對1/3的辭彙不太熟悉,比如『玩蠍了虎子、翻扯』等,她還稱自己和朋友都沒說過這些詞兒。
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賀宏志也表示,中學生中間『北京話』變得日漸式微,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北京人口構成方面看,真正的老北京人比例下降,『新北京人』越來越多;同時,普通話本就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北京話受到普通話的衝擊力比較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北京加大了保護傳統語言文化、傳承老北京話的力度。據賀宏志介紹,北京將探索透過地方校本課程,以及有組織地舉行北京話語言藝術形式的校園活動等,這些計劃將列入『北京市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規劃』當中。根據公開資料,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己確定的課程,開發主體是教師,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
賀宏志還透露,年底將在『北京語言文字網』開通大陸全國首個北京語言文化數字博物館。屆時,老北京商業叫賣資源、皇家園林楹聯牌匾資源等有聲的、文字的都將被做成3D效果,向市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