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北京,四合院和胡同裡串出來的是老百姓的味道,北京故宮和頤和園裡寫照的是皇親貴族的味道;想要真正瞭解北京,你還差一味~那就是介於兩者之間的,王府裡王爺們的清宮秘史~今天就帶你去探秘這些舊時的豪宅!看看當年王爺們的住地兒現在是何模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修建王府的開端——王府井
根據頭條網報導,現在說起『王府井』這三個字兒,想到的是美食街~商業區~那你可知道,這條號稱『中華第一街』的街道之所以如此有名氣,還因為沾王府的光。元大都那時候,王府井大街這兒叫丁字街。到了明朝,朱棣皇帝遷都北京時,在此地修建了10座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而到了清代,明朝的10座王府已經沒有影子了,只留下了王府井這個街名。
現在的京城王府
從清初王府修建到如今,350多年過去了。王府從新變舊,從舊變朽,歷盡滄桑,幾經磨難,保存較好的已經不多。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二座貝勒府,共有王府19座。其中親王府15座,郡王府4座。
保存比較好的有8座,即恭親王府、醇親王府、老醇親王府、孚郡王府、雍親王府、禮親王府、慶親王府、淳親王府。這些王府大都有比較完整的府牆及府門、正殿、配殿等主要建築,昔日王府的面貌基本上保留了下來。
殘存的王府有4座,儀親王府、定親王府、恆親王府、老睿親王府。這些王府已經面目全非,只剩下殘垣與幾間舊房舍了~
探秘八大王府舊址
恭王府——一座恭王府 半部清代史
說到恭王府,大家都知道這裡曾是清宮戲裡面大出風頭的和珅的私宅。作為大陸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看頭的建築群。直至2008年它才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看點1:恭王府換了三個王爺?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開始在這東依前海,背靠後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宅,時稱『和第』。和珅獲罪賜死,嘉慶皇帝將這座宅第轉賜給他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磷,改稱慶王府。1851年,由於恭親王奕忻協同慈禧發動政變有功,慈禧太后便將此宅贈予他,而成為恭親王府。故有『一個恭王府,半部清朝史』之稱。
看點2:後罩樓的寶藏到底值多少!
恭王府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據說是和珅的『藏寶樓』。後罩樓的東西長達156公尺,圍成一個『凹字形』的樓體當年放滿珍寶,富可敵國。後牆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嘉慶帝抄了其家,搜出來的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八億兩,也就是800多億RMB!
看點3:9999隻蝙蝠
和坤自稱是萬福之人,因此特別中意『福』字,蝙蝠就是取『福』字的意思了。據不完全統計,恭王府內有9999隻蝙蝠樣式的雕刻和裝飾,建隻於石山上的福廳更像一隻展翅的蝙蝠,中廳像蝙蝠的身子,側廳像蝙蝠的翅膀。
看點4:恭王府三絕
花園中的西洋門、御書『福』字碑、室內大戲樓是王府的必看『三絕』。
看點5:和珅的20大罪名裡沒有貪污!
有趣的是,嘉慶賜死和珅的20大罪名中,偏偏沒有貪污罪!除了欺君、不敬、違章搭建、越權辦事、破壞民族團結等十二項罪名外,涉及財產類的八項罪名,一『藏』遮百醜。其實,嘉慶並不是不知道和珅的貪污罪,而是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懲辦和珅的,因為乾隆一大堆來歷不明的開支,全由和珅暗地擺平。
TIPS:
營業時間:每年3月16日—11月15日(7點30分—16點30分)淡季:11月16日—翌年3月15日(8點整—16點整)。
門票:70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包括門票,專業講解員,參觀開放的景點及展廳,觀看王府大戲樓,並在戲樓內欣賞北京傳統節目演出、品嚐王府蓋碗茶和小吃)。如果只是參觀恭王府,只需要40元。學生:20元/人。
位址:北京西城區什剎海前海西街17號(近定阜街)
雍親王府——『血滴子總部』!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強權統治者,關於他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這位皇帝奪位前老謀深算,即位後冷酷無情。他廣布耳目,令人談虎色變,凡此種種都為他的統治蒙上了一層詭秘的色彩,雍親王府就是他的宅邸!
看點1:『血滴子』總部就在這裡!
雍正能登上寶座,除了本人頗有心計之外,還得力於他有一個訓練有素的情報組織,這個組織便是『粘桿處』,也就是小說中所稱的『血滴子』。總部設在雍親王府。雍正三年,胤禛降旨雍親王府改為雍和宮,定為『龍潛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後的行宮並未改覆黃色琉璃瓦,殿頂仍覆綠色琉璃瓦,有人認為,雍和宮曾經有一條專供特務人員秘密來往的通道。但是,當時的雍和宮其實是一個森嚴的特務衙署,為了不致秘密外洩,才改府為宮。
看點2: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可以說,雍和宮是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也因此有人認為,在雍和宮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跡,很可能是乾隆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遺跡,改雍和宮為喇嘛廟時加以徹底翻修,將之平毀無痕。
TIPS:
開放時間:雍和宮全年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間:冬季: 每年11月1日----3月31日:9:00----16:00。夏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9:00---16:30。
票價:25元,有優惠票(半價)。
位址: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12號
醇親王府&老醇親王府——清末兩皇
醇親王府是清朝醇親王的府邸,在北京有兩處,一老一新。老醇親王府在今復興門南的原太平湖舊址,也稱『南府』。因光緒帝出生於此,故成為『潛龍邸』。清廷遂在後海給醇親王一個新的醇親王府,也稱『北府』。
看點1:新老醇親王府出過清末最後的兩個皇帝!
醇親王府曾出過兩個皇帝,一個是奕譞的兒子光緒帝載湉,另一個是奕譞的孫子宣統帝溥儀,見證了清王朝最後兩個皇帝的興衰大業。
看點2:新府一府三用?
北府現存建築主要有府邸、花園、馬號。府邸在中間,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4號;花園在西側,位於後海北沿46號;馬號在東側,位於後海北沿43號。花園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故居,1982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邸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使用。馬號位於什剎海後海北沿43號。坐北朝南,西臨北府。馬號分為東、西兩個院落。東院現在僅存北房。西院有北房、南房、西房。院內仍存有石馬槽。馬號現為北京市第二聾人學校使用。
TIPS:
位址:西城區後海北沿44號
孚郡王府——得罪了老婆被軟禁十年的愛新覺羅
孚郡王府是清代王府的代表建築,雖然它的主人一直更換,但王府的規模構造卻絲毫不變。歷史洪流中的王府依舊靜靜屹立在朝陽門大街上,無處不透露著往日的皇族氣息。
看點1:倒楣姑爺有著王府大宅卻住不上
孚郡王府的主人是道光皇帝的幼子奕譓,因其排行第九,俗稱九爺府。奕譓英年早逝,膝下無子,他死後,曾過繼載澍為嗣,襲貝勒,因而孚郡王府府也稱澍貝勒府。
載澍是誰?載澍原是康熙帝長子允禔的第十二子弘晌的後裔,由於載澍同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氏結婚後關係不和,太后為給侄女撐腰,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降旨革去載澍的貝勒頭銜,交宗人府永遠圈禁。光緒二十七年二月(1901年),載澍被釋放,但慈禧依舊不准他回到孚郡王府。直到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909年),宗人府才奉懿旨將載澍接回孚郡王府。這位倒楣的姑爺雖然擁有著這個當時氣派非凡的王府,但足足十餘年都沒有在之中住過。
TIPS: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位址: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137號
禮親王府——努爾哈赤時代開始的輝煌
禮親王府位於西城區西皇城根南街西側,即大醬坊胡同東口路北。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代善之府。
點1:承襲278年的大家族
和碩禮親王是滿清王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首,其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愛新覺羅•代善,末代為誠厚。爵位世襲共傳十世,有十五人襲爵,三人被奪爵。從崇德元年(西元1636年)至清朝遜位後三年(西元1914年)共278年。堪稱『清代第一王!』。其承序為代善、滿達海、常阿岱、傑書、椿泰、崇安、巴爾圖、永恩、麟趾、全齡、世鐸、誠厚,歷十代十五王。
看點2:二代禮親王族的家庭慘事
禮親始王代善自幼征戰四方,為前後三代君王打下江山,天命十一年,太祖駕崩,代善主動放棄與皇帝同座,擁立皇太極為帝。皇太極死後,代善與諸王擁立世祖福臨繼位,平息了愛新覺羅家族內部的皇權之爭,卻不料自己家中發生了一件慘事,代善的兒子碩托、孫子阿達禮因被告發『密謀立多爾袞為帝』,代善大義滅親,將一兒一孫雙雙處死。
TIPS:
位址:北京西城區西皇城根南街西側
慶親王府——袁世凱與清末的橋梁
清末,慶親王奕劻是王公中的首富,曾經獨攬朝權。1908年,他成為清代第十二位『鐵帽子王』。卻賣官鬻爵,招權納賄,羅織黨羽。全國各地大小官員無不以曠世奇珍晉獻,金珠寶貝、海陸珍餚裝滿了慶親王府的府庫。
看點1:和珅舊宅
慶親王府原是乾隆帝的權臣和珅的舊宅。嘉慶四年和珅被誅,沒收其宅,賜給第一代慶親王永璘作府邸。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兒子。
永璘之孫奕劻在咸豐二年承襲貝勒爵,繼承了慶親王府。奕劻是晚清政壇上一個重要角色,他曾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奕劻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辛亥革命後,奕劻於1912年逃往天津英租界,1917年亡故。
看點2:梅蘭芳故居
慶親王府東側有濤貝勒府、恭王府,西側有梅蘭芳故居。其西部的梅蘭芳故居,它以前曾是慶親王府馬官居住的地方,梅蘭芳先生曾經在裡邊生活了10年。喜歡梅派的朋友不妨去瞻仰一下。
TIPS:
位址:西城區定阜街西部路北
淳親王府——明朝鴻臚地 清末喪權史
淳親王府為康熙帝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邸,允佑於雍正元年(1723)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咸豐十年(1860),王府成為英國使館。
看點1:明朝的鴻臚寺原址
淳親王府原來是明朝的鴻臚寺,後屬是康熙皇帝第七子允祐,他於雍正元年(1723)晉封淳親王。淳親王是一個性格溫和的人,做事認真負責。他死後,雍正皇帝曾命人為其刻碑記功,詔褒其『敬謹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看點2:被英國占為使館的淳親王府
咸豐十年(1860),王府變成了英國使館。鬧義和團時,使館遭受義和團的圍攻,一個連的英軍,竟然抵擋了數萬義和團拳勇近一個月的攻擊,一直等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解圍。這座王府真正見證了清末悲屈的歷史,適合懷古。
TIPS: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景點門票:成人票30元 兒童票15元
位址:東城區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5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