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自由車環台賽進入第四站高雄市站,賽事總長146.44公里,經過3小時的激烈競輪,最終由以色列職業車隊(IPT)的艾因霍恩(EINHORN Itamar)以3小時08分34秒,成功奪下單站冠軍。中華隊在衝刺戰略上有所調整,李冠賢穩定發揮,以第15名完賽,成為隊內最佳表現選手,可惜何彥誼未能成功卡位,縮小與亞洲藍衫的時間差距,仍位居亞洲選手總排名第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場比賽的戰術原定讓選手自由發揮,並希望透過突圍戰術為何彥誼創造更多總成績提升的機會。然而,由於主集團全程控制比賽節奏,使得突圍車手無法順利拉開差距,最終形成大集團衝線局面。中華隊在最後衝刺階段調整佈局,李冠賢成功卡位,最終在激烈的衝刺戰中以相同時間衝線,獲得單站第15名,為團隊爭取到重要排名。

🚴‍♂️自由車環台賽懶人包!路線、轉播資訊一次看

▲中華隊李冠賢獲得第40名為全隊最佳,張誌盛50名居次,何彥誼、李廷威和吳之皓則分居第65、69和89名。(圖/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中華隊李冠賢獲得第15名的佳績,為全隊最佳。(圖/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何彥誼挑戰藍衫未果  教練盼更精準執行戰術

針對亞洲藍衫(最佳亞洲選手)競爭,何彥誼原本有機會透過登山點與衝刺點積分縮小與日本右京隊(JCL)小石祐馬(KOISHI Yuma)的時間差,但由於比賽過程中受到主集團控管,加上無線電傳輸不穩,使得戰術執行未如預期,最終未能有效追趕。「今天比賽其實很適合何彥誼去搶攻,但無線電中間出了一些狀況,指令傳遞不順,導致部分戰術未能完全執行,」中華隊總教練盧紹軒賽後分析道。

盧紹軒表示:「何彥誼的狀態保持得不錯,但要在這種級別的賽事中競爭藍衫,需要更精準的卡位與更多隊友的掩護。在這種高速平路衝刺賽道上,縮小時間差相對困難,因此今天的比賽策略未能達成預期目標。」

▲何彥誼以總成績8小時05分46秒的成績在亞洲藍衫排名更從第5升至第3。(圖/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何彥誼仍有機會拚藍衫,但最後一站必須積極突圍,才有機會。(圖/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對於中華隊衝刺選手的表現,盧紹軒表示:「張誌盛與李冠賢近期表現有進步,但在關鍵時刻的配合與卡位仍需提升。衝刺戰場瞬息萬變,稍微位置不佳就可能影響成績,尤其最後600-800公尺的衝刺布局,必須進行更精準的調整。」

展望最後一站「美麗新六堆站」,中華隊將調整戰術,在最後衝刺路段以更有組織的方式進行卡位,並期望何彥誼能夠把握機會,為亞洲藍衫競爭再添變數。「最後一站的衝刺路線較為單純,我們希望選手能夠在關鍵轉彎前確保好位置,為最後的衝刺爭取最佳機會。」盧紹軒補充道。